满园的创伤——读《小狗包弟》中的“感情”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21期 朱再枝 下载(7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巧借任务,开展散文阅读教学...
-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散文中,他回顾了自己与小狗包弟相处的那段欢乐时光,剖析了自己的内心,抒发了抛弃小狗后的愧疚之情,表达了对它的歉意。作者并未...[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1年12期
- 从《小狗包弟》学散文之“平...
-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浓妆重彩、精心打扮是一种美,质朴平实、不加雕琢也是一种美。巴金先生散文的美正属于后一种。巴金先生自己曾说过,“生得很美的人并不需要浓...[详细]
- 《语文天地》2022年03期
- 进行课堂提问的几种策略——...
-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提出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探究,培养其思维能力。接下来,笔者就谈谈在高中语文课堂提...[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21年09期
- 新课标背景下《小狗包弟》的...
- 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文革期间真实经历的写照...[详细]
- 《启迪与智慧(中)》2020年05期
- 重读《小狗包弟》
- 《小狗包弟》虽然烙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但从其表层意思来看,这是一篇不难解读的散文:文章叙述的是作者在"文革"期间无力保护自己家中的小狗免遭劫难的一段恨事。小狗"包弟"因...[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年02期
- “害”与“被害”的叙事:延...
- 《小狗包弟》作为巴金散文集《随想录》中的名篇,一直以来被人们解读为反思、揭露和批判"文革"那个时代的荒诞和惨无人道的现实,同时表达作者深重的自责、歉疚和忏悔之情,下...[详细]
- 《中学语文》2019年13期
- 《小狗包弟》教案设计
- 教学目的与要求: 指导学生探究阅读,使学生认识特定历史时期人性扭曲的状况,感受作者的勇气与度量,感悟人格、人性与道德,学会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学习借鉴表现方法。教学重...[详细]
- 《现代语文》2005年01期
-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 一 、 学 习 目 标1.阅读文本,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变化及其原因。2.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目标叫作“教学目 ...[详细]
- 《现代语文》2005年01期
- 在忏悔中呼唤良知——《小狗...
- 《小狗包弟》是巴金1980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后被收录到散文集《随想录》中,现又被选编进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小狗包弟》讲了这样一个事件:包弟是与作者一家一起...[详细]
- 《语文月刊》2018年11期
- 对话余生光阴中的忏悔与救赎...
- 【学情分析】《小狗包弟》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一,授课对象是刚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学生对散文样式已经比较熟悉,对本文的情节把握也不是难事。该水平层级的学...[详细]
- 《江西教育》2018年35期
- 诚挚地忏悔 真情地怀念——...
- "二十世纪中国良心"的巴金,自从他的《小狗包弟》被选入课本之后,人们从这篇文章中读到了各种主题,有人认为文章是对小狗包弟的愧疚和忏悔,有人认为是作家灵魂的自赎,有人认...[详细]
-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