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和氏璧是怎样跑到赵国的?
《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05期 董国振;章智; 下载(7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帝王之玉”和氏璧
- 一块小小的美玉,引发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波澜。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传说中价值连城的美玉,它光洁透明,色彩迷人,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它在历史的[详细]
- 《森林与人类》2007年09期
- 和氏璧的独白
- 也许,当今没谁不知道和氏璧的,可是,你知道我的出身吗?知道我名字的来历吗?知道我曲折的经历吗?……那么,请你听听我的诉说吧,那泣血的诉说——而今,回想起来那一切,我依然禁...[详细]
- 《椰城》2012年07期
- 我所知道的“和氏璧”
- 除去香水河谁还会告诉我”和氏璧”的去处——题记这是天水。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会捧给阳光多彩的星辰。真的,九点、十点、十一点钟,只要阳光充足,这里就会彩星叠出,闪闪烁烁...[详细]
- 《神州》2006年Z1期
- 完璧归赵
- 六王,秦王听说您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珍宝和氏璧?弧赢夏各位爱卿,如果把和氏璧给了秦国,却得不到十五座城怎么办?要是不给,我又担心强六的秦国来进步。/淤如果十五座城给了咱赵...[详细]
- 《小雪花》2005年03期
- 和氏璧的价值
- 随着和氏璧被誉为传世之宝,发现它的卞和也就从此名声斐然而一直被喻为世之“忠良”。而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思索一下,卞和和他所发现的“奇宝”,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给治世兴...[详细]
- 《散文百家(杂文)》2004年22期
- 文字有别音——袁瑛散文印象
- 文字是有声音的。我这里说的声音不是它的读音,也不是普通话、方言、英语、法语这些不同的发音。宋人严羽说:诗有别才。我这里也说,文字有别音。这个别音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像...[详细]
- 《岁月》2018年02期
- 旧闻假报
- 新闻速递"和氏璧"重现江湖演绎《疯狂的石头》一部名为《疯狂的石头》的电影,自三个月前上映后,至今票房收入已超过9000万元秦币,"石头现象"成为市民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详细]
- 《可乐》2006年12期
- 和氏璧·蔺相如
- 在邯郸市的西北角,有一条宽不过五米的小街,小街的中段有一条横插进去的小巷,叫回车巷,小巷的入口处,有一块被岁月磨蚀得模模糊糊的石碑,石碑上记载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很...[详细]
- 《中国人才》2006年10期
- 和氏璧
- 天边的晚霞火红如血,想卞郎出门时,也不过日出。我望着院中未曾摇落的梅花,不由感叹春来岁逝,光阴如水。当年父亲是楚国有名的玉师,他毕生却只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才情满腹的...[详细]
- 《视野》2007年19期
- 和氏璧新传
- 清末。慈禧老婆婆这几天浑身不舒服,干什么部提不起精神,似乎要驾鹤西去了。这可把荣禄急环了,他想尽办法让慈禧好转,可收效甚微。一日,家丁来报:昨日西安电闪雷鸣之后,北郊...[详细]
- 《第二课堂》2003年04期
- 我们只是需要一个平台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上学时老师常常跟我们这样讲。踏上社会后才知道,如果金子混在金矿里,长埋于地下,永远别指望发光。价值连城的"和氏璧"还是璞时,也没有几人识得。韩愈也...[详细]
- 《江门文艺》201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