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落花春去也,谁知我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教学浅悟
《语文教学通讯》2018年Z1期 王红燕 下载(175)被引(0)
关键词: 春去也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相关文章推荐
- 泣血之声谁人懂?——《浪淘...
-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言:“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无疑是李煜的泣血之作。正所谓言为心声,“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正是他...[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09期
- 白描的艺术魅力——《浪淘沙...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五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赏析...[详细]
-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1年19期
- 帘外月如弦
- 帘外月如弦,夜意阑珊。车辙不惧风雪寒,路途只念爱徒安,一枕温暖。转瞬即两年,风采依然。敬心爱心共诗篇,露水盈盈春意浓,落笔千言。——自题《浪淘沙令·帘外月如弦》轻轻地...[详细]
- 《考试与招生》2017年02期
- 《浪淘沙令》(李煜)教学设计
- 古诗词阅读鉴赏是高考语文必考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读懂、读会一首古诗词,必须交给学生阅读方法,掌握阅读的技巧。[详细]
- 《考试周刊》2017年72期
-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课...
- 诗词选修课的教学必须要在细读、深读上下功夫,在审美体验层次上达到主客体(读者与作者、读者与文本)心灵的交融与碰撞,要从感性审美走向、走入理性审美。本课例把《浪淘沙令...[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Z1期
- 亡国哀痛的真诚诉说——李煜...
- 《浪淘沙令》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李煜(937-978)字重光,自幼精通文章、诗、词,善书、画。25岁时他继承父业做了南唐国主,当时中国北方已建立了强大的宋王朝,...[详细]
- 《语文天地》2002年14期
- 以《浪淘沙令》为例谈诗歌的...
- 笔者有幸赴外参加过一堂同课异构的诗歌鉴赏教学公开课,受主办方的要求,作为教育相对发达地方的代表,这堂课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务必追求实用性。我所上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详细]
-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8年04期
- 荡尽繁华的真淳之美——试析...
-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谈到:“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故后主之词,天真之词也,他人,人工之词也...[详细]
- 《中学语文园地》2006年10期
- 那一场下进灵魂的雨——《浪...
- 李煜贵为九五之尊,享尽荣华富贵;他又是风流才子,精通文艺,知情识趣。雨之入词,品之所领受的美感,对世事更深更透的参悟,将成为读者生命中有分量的收获与体验。将此感悟方法...[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15年34期
- 《虞美人》教学设计
- 一.学情分析我所教的学生基础较弱,在古诗词底蕴比较匮乏,稍难一点的诗词文章他们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来解读,所以要有适当的引导他们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含...[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7年09期
- “以乐写哀”几种常见类型
- “以乐写哀”是文人们的爱物,因为在适当的时候用它来表现人物、描绘事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话说:以乐写哀,一倍其哀。所以我们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见到这种手法。究其表...[详细]
- 《现代语文》2006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