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石壕吏》一课教学谈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08期 田纪英 下载(222)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石壕吏》教学设计
- 2020年的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新增加了杜甫的《石壕吏》,这首诗仅用120字,便展现了石壕村官吏的凶横残暴、老妪的苦难重重而又智勇双全,构思巧妙,语言精练,是杜甫现实...[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22期
- 强化思维,挖掘深度——以《...
- 文本阅读水平的高低,离不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选取杜甫的《石壕吏》作为课例对象,展开对古诗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结合《石壕吏》课型特点,研究认为,要想提升学...[详细]
- 《课外语文》2021年25期
- 《石壕吏》中的“吏”“妪”...
- 读杜甫的《石壕吏》时,我有一种荒凉感——原来,战争带给老百姓的灾难是这样令人触目惊心。文中的老妪历经丧子之痛、困窘之痛、年老从军之痛,何其悲哀!"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详细]
- 《初中生》2021年31期
- 《石壕吏》的改写教学
- 《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及《卖炭翁》三首古诗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24课的学习内容。为了配合本单元的写作教学——"学写故事"的教学,编者在24课后设计了一道这样...[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27期
- 那些年,那个夜晚——《石壕...
- 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语文课堂中的作品阅读才能产生应有的价值。学生能否通过《石壕吏》理解杜甫的伟大精神,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引导。教学时,通过"那...[详细]
-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20年0...
- 《石壕吏》之“如闻泣幽咽”...
- 历代的注家、评家、教师、学生关于杜甫《石壕吏》中"如闻泣幽咽"一句中的"泣幽咽"者为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无论是哪种理解,一位深切关心、同情人民疾苦生活的伟大诗...[详细]
-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年13期
- 谈《石壕吏》的空白艺术
- 《石壕吏》是杜甫名篇之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5期
- 从听课者的角度思考《石壕吏...
- 不久前参加了地区优质课《石壕吏》的教学观摩后,我的心绪始终不能平静,《石壕吏》教学的误区为何被人忽视?《石壕吏》的教学应当如何进行方可?一、形式和内容任何事物都有内...[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4期
- 在阅读中发展思维,在思维中...
- 文章以教学《石壕吏》为例,探讨思维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阐述运用质疑、对比、想象、比较、判断等思维方法,生成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实现读者情感与作者情感...[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2017年05期
- 《石壕吏》中的四个人物
- 杜甫的名篇《石壕吏》里写到四个人物,两个比较简单,两个比较复杂,让我们逐一来看一看。“夜捉人”的吏是比较简单的,上级要他征兵,他就去捉人,壮丁抓不到,就抓些老弱...[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02期
- 古诗词阅读指津
- 这首诗写的是灞陵附近一个老兵的故事,属于写人记事一类。七律这种诗体长于写景抒情,而写人记事非其所长,所以像杜甫写石壕吏,白居易写卖炭翁都不用七律,而是选用没有篇幅句...[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