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语文建设》2010年05期 颜碧伟 下载(4022)被引(7)


相关文章推荐
- 《寡人之于国也》之六问
- 《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字面意思简单,相关的背景知识却很多。倘若不了解这些背景知识,就难以深刻体会到该文的精彩之处。下面,我们谈谈跟这篇文章有关的六个问题。一、梁惠王...[详细]
- 《语文学习》2020年10期
-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矛盾...
- 本文用孙绍振的"还原比较法",解读文本指涉的交际语境及历史文化背景,剖析《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的"矛盾",挖掘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和文本思...[详细]
- 《文教资料》2020年13期
-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寡人之于...
-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详细]
-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01期
- 行文疏漏,还是有意为之?——...
- 教授《寡人之于国也》的时候,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孟子在向梁惠王阐述完保民、养民和教民的措施以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详细]
- 《读写月报》2019年Z1期
- 《寡人之于国也》文本价值的...
- 本文根据《寡人之于国也》文本中的部分句段,从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全面深入分析孟子王道思想的特点,告诫人们特别是统治者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并...[详细]
- 《甘肃教育》2018年17期
- 谈《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
-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中的经典篇章,其论辩艺术独具特色,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拟从反面引导、正面铺陈以及正反结合直达宗旨几个角度,探讨《寡人之于国也》的论辩艺术,以...[详细]
- 《语文教学之友》2019年02期
- 经史合参 解读国学经典的新...
- 随着文化自信和国学的复兴,传统经典越来越受到关注,这部分内容在中学的语文和历史学科教学中均有涉及,那么如何学习这些传统典籍呢?我想到传统的治学方法——经史合参。经史...[详细]
- 《贵州教育》2019年05期
- 《寡人之于国也》注解商榷两...
-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选编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有两处课文注解值得商榷:第一处是"数罟不入洿池"中的"洿"应解释为"浊水不流的池...[详细]
- 《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9年10期
- 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始...
-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看似简单却极有难度的文章。其简单是讲字词理解层面,不设置任何障碍。有难度指的是孟子的论说技巧,远不是简单的一个譬喻这么简单。其内在的论证逻辑...[详细]
- 《语文月刊》2019年10期
-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 《寡人之于国也》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仁政"思想及其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辩能力。该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掌握文言词语和句式。本文安排在必修三,如...[详细]
- 《语文学刊》2012年18期
- 《寡人之于国也》备课札记
- 《寡人之于国也》编选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第六单元,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在本文里,作者提出实行"仁政"才能统一天下的政治主张。文章虽然是[详细]
- 《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