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采薇》里的别样意蕴
- 《采薇》之作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王室衰微,日渐被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觊觎,保家卫国是当时周朝子民应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戍卒踏上了征途,先前平静美好的日子被打破,...[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12期
- 《采薇》对比手法之妙
- 作为《诗经》中最为出彩的篇目之一,《采薇》向来备受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细致解读。本文则着重从困境与豪情、恨战与参战,以及归乡与畏乡等方面就对比手...[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36期
- 采薇
- 周替殷商之际,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是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并且认为是愚蠢。其实仔细想来,难道仅仅是出于不愿辅佐周武王吗?不是的。孟子曾说:"天下有...[详细]
- 《作文与考试》2021年06期
- 《采薇》戍卒之悲的六重解读
- 《采薇》写出戍卒的六重伤悲:戍守生活艰苦之悲,战事频繁激烈之悲,久戍不得归家之悲,卒帅待遇悬殊之悲,戍后成为弃卒之悲,人近乡情更怯之悲。六重伤悲彼此交织叠加,呈现出独...[详细]
- 《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18期
- 读《采薇》札记
- 《采薇》是《诗经》名篇,向为各家选本所必选,精义纷陈而外,也觉得歧说纷纭。读者需用心采择,方能集思广益。今就其言人人殊者,爰作札记,以求正于方家。[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03期
- 语文课“必须这样上”——兼...
-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8期刊登的董一菲老师的《采薇》教学,作为一节常态语文课,无疑是成功的。这节课告诉我们不仅仅像张玉新老师所言阅读课"也可以这样上",而是"必须这...[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11期
- 心归采薇处
- 采薇,采薇,薇是何物?"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里的薇是故乡的根,是离家人日思夜想的归处。薇芽已发,又是新的一年,还是做着旧时的梦。年轻而沧桑的少年,在边塞凛冽劲风...[详细]
- 《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12期
- 东风为我来
- 雨后初霁,屋檐瓦下小憩,轻轻翻开桌上一卷泛黄的《诗经》,细细品读,便觉东风拂面,花开满目;手执一盏青瓷,龙井余味唇齿留香,静静品味,仿佛身临茶山,东风自来……与诗与茶的缘...[详细]
- 《初中生世界》2017年15期
- 比较分析《氓》《采薇》中的...
- 诗经中的大量诗歌,影响着历代的进步诗人,在文化长河中,如源头之水,时至今日,仍然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本文借《诗经》中的《氓》与《采薇》两篇文章,试探究《诗经》产生的社...[详细]
- 《时代教育》2017年10期
- “采薇”意象释疑
- 2015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卷II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将一篇写戴安澜将军的传记作品命名为"将军赋采薇",该命名来源于毛泽东在1942年所作《五律·海鸥将军千古》(又作《五律·挽戴...[详细]
- 《中学语文》2017年16期
- 以诗意对话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课堂的本质是对话。过去,我们强调"传道受业解惑",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在中学语文著名特级教师董一菲老师倡导的"诗意语文"中,教学由"传授"走向了"对话",这也正是诗意语文...[详细]
- 《湖南教育(B版)》2017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