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续)
《语文建设》2008年04期 孙绍振 下载(4803)被引(52)


相关文章推荐
- 明清小说中科举制的商品属性...
- 科举制度是统治阶层与知识阶层之间交易福利与顺从、权力与拥护的政制设计,提供了统治阶层购买忠诚、知识阶层收获待遇的交换场域,因此,商品属性是其固有属性之一。在以《儒...[详细]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02期
- 《范进中举》思想艺术浅析
- 《范进中举》的思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讽刺艺术的运用上,其讽刺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极具真实性。真实性和典型性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详细]
-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4期
- 范进中举发疯的客观环境和主...
- 范进中举发疯这一夸张性的情节设置是以客观环境描写和主观心理因素的剖析为基础的。腐朽的科举制度、病态的社会习气、痴迷的考举心态让正常人变得不正常,而这种不正常也就...[详细]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读《范进中举》 品世态炎凉
-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通过范进中举的前前后后,描写了各类人物的表演,真实生动地显现了各种真伪、善恶和美...[详细]
-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07期
- 《范进中举》中人物的“势利...
-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其中"范进中举"是小说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段。本文将从胡屠夫、邻人乡绅、范进入手,浅析《范进中举》中人物的"势利"。[详细]
- 《长江丛刊》2018年28期
- 《范进中举》中的科举规训
- 中国古代基本上可以称为科举社会。从国家治理的层面,科举制度实现了王权与士治的结合,使贤人治国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读书人的角度,科举制度连接着内圣和外王,不仅关乎"权"、...[详细]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 科举阴影下的世态人情——以...
- 范进中举是一幕精彩的悲喜剧,它向人们展示了科举笼罩下的各种人情:感人的母子情;世俗、虚伪的邻里情;逢场作戏的官场情;变色龙式的亲戚之情。浓重的科举意识无情地侵蚀了人...[详细]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 客观的陈述 深刻的揭露——...
- 本文分析吴敬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范进中举”一节中的对比艺术,指出小说善于在客观的陈述描写中揭示深刻主题的特点。[详细]
- 《职大学报》2001年03期
- 《范进中举》的语言艺术特色
- 《范进中举》是一篇讽刺文学作品。它对封建社会及其科举制度的揭露可谓是剔肤见骨,揭露无遗,读之总不禁是情随文遣、笑中含恨。而这一点同其语言的风格及作者驾驭语言的艺术...[详细]
-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谈谈《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
- 《范进中举》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儒林外史》在结构上跟一般的长篇小说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情节),而是各以...[详细]
- 《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年12期
- 从范进中举看科举制度下中国...
-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身上表现了一个时代中知识分子的悲剧。他们的思想受到封建科举的毒害和"八股取士"的钳制。作为封建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他们唯...[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