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语文建设》2008年03期 程永超 下载(6289)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兰亭集序》教学实录
- 【设计说明】《兰亭集序》位于统编高中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人文主题是"至情至性",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本课共设计两课时,此实录为第二课时,重...[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12期
- 《兰亭集序》里的生活方式
- 讲《兰亭集序》时,总会提到王羲之感慨人生短暂,俯仰一世。如果王羲之生活在当代,信手拈来举例子,大概会提及人们玩“抖音”或手游,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哲学上讲,存...[详细]
- 《七彩语文》2022年31期
- 跳跃的文字 深沉的旨趣——...
-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王羲之用跳跃式的、似断实连的文字表达了深沉的“乐”“痛”“悲”,文中描述了两重境界的大小之乐,并行不悖的痛惜与痛爱,生命情绪的永恒悲叹。由乐...[详细]
- 《中学语文》2022年25期
- “乐”与“痛”中赏“兰亭”...
-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汇聚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他们边流觞饮酒,边感兴赋诗,边游赏嬉戏,边畅叙幽情。聚会之后,好事者把生成的诗...[详细]
- 《语文知识》2017年23期
- 交际语境下的文本教学解读实...
- 经典名篇《兰亭集序》在教学中存在模式化的倾向,加之教师文本教学解读不够深入,致使该名篇的教学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引入交际语境理论,将《兰亭集序》还原成一篇实用...[详细]
- 《中学语文》2021年05期
- 《兰亭集序》说课稿
- 作为文人集会时赏景抒情的诗集序文,《兰亭集序》集描写、议论、抒情为一体,而情感的变化及背后对生命深刻的思考又是此文千古流传的重要原因,因此把握文章的情感,解读作者对...[详细]
- 《语文天地》2021年05期
- 浅谈《兰亭集序》的美学价值
- 《兰亭集序》是一篇山水游记类散文,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型集会,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清新雅致。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2019年12期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读《兰亭集序》,把握本课的生字词。把握《兰亭集序》的写作背景,理解《兰亭集序》的文学地位。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使...[详细]
- 《中华辞赋》2019年10期
- 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
- 议论性散文的《兰亭集序》的教学很难。因为魏晋名士行为怪诞,思想怪异;诗化的语言,美丽却难以疏通;加上文言文教学本身的枯燥、知识点归纳繁杂等原因,师生都叫苦不迭。微课...[详细]
- 《语文天地》2020年05期
- 王羲之的深情与理智——读《...
- 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04期
- 用问题推动教学 以经历提升...
- 本课从学生的疑问出发,设计《兰亭集序》的主问题展开教学,破解学生学习经历中的障碍;用体现语文个性的过程性问题,抓住学生学习经历中的关键;用有结构逻辑的问题链,增加学生...[详细]
- 《现代教学》202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