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智深形象的塑造看《水浒传》的深层思想蕴涵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陈庆纪; 下载(2248)被引(9)


相关文章推荐
- 《水浒传》中“明媚”女性形...
- 《水浒传》中有些"明媚"的女性形象,她们是传统女性的代表,相夫教子、温柔体贴又沉着冷静。在整个水浒故事中,她们是助燃剂或导火线,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又让梁山好汉的性...[详细]
- 《菏泽学院学报》2020年06期
- 《水浒传》中武松形象与性格...
- 《水浒传》一书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其中"行者武松"刻画地尤其成功。从第二十三回武松出场到第三十二回落草二龙山,作者依次叙述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21年02期
- 不是“使得”是“使头”——...
- 195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了七十一回本的《水浒》。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出版的《水浒传》,以后不断再版重印,影响很大。据1953年版的《出版说明》说:"本书是以近三...[详细]
- 《文史知识》2021年01期
- 失落与救赎——正读《水浒传...
- 从揭示《水浒传》的主旨出发,提出以"生存论的还原法"直面文本,正读《水浒传》。从三个角度分析《水浒传》的主旨:梁山队伍的斗争不是农民起义;梁山队伍的斗争革命性不强;梁...[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年...
- 江湖英雄:宋代“富民”阶层...
- 《水浒传》是以富民为主角、以富民无处不在为社会背景所展开的文本写作,这正是宋代"富民"阶层崛起、"富民社会"逐步形成的历史图景的文学叙事。《水浒传》所描述的富民并非...[详细]
- 《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01期
- 失落与救赎——正读《水浒传...
- 以"生存论的还原法"直面文本,正读《水浒传》,分析作品中呈现的梁山队伍成为一个强大的武装力量之后的一系列行动,目的皆非反贪官。这一切皆源于作者写作本书的主旨:失落与救...[详细]
-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年...
- 小吏不可小觑——《水浒传》...
- 从经典名著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服务于当下社会,是学术研究的应有之义。《水浒传》中的小吏,身份只是官府中"服役人员",地位虽然卑微,能量却很大。花样翻新的敲诈勒索手段和贪...[详细]
- 《菏泽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有悖于史实——读黄俶成《水...
- 黄俶成先生的《水泊惊雷——施耐庵与水浒创作》中有悖于史实之处很多:"认定"的施彦端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是有悖于史实;《水浒传》作者的"中进士"与"官钱塘"问题只是推测...[详细]
- 《菏泽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 试论《水浒传》中女性形象的...
- 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非常多的经典著作《,水浒传》就是其中之一。在《水浒传》中有非常多的人物,这些人物刻画十分深刻。本文本着客观的态度从儒家和宋代的背景下分析《水浒...[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05期
- 民国《新闻报》所载《〈水浒...
- 1921年2月13日至7月24日,《新闻报·快活林》连载《〈水浒〉考证》,作者署名"瞻庐",经考证即程瞻庐。程瞻庐《〈水浒〉考证》不赞成胡适《〈水浒传〉考证》将《水浒传》成书...[详细]
- 《台州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试论《水浒传》中的官场风气
- 《水浒传》以虚拟官场揭露北宋末年徽宗时期吏治的黑暗和腐败。当时官场呈现出任官惟亲、无视德行,法度不举、贿赂先行,司法混乱、徇私舞弊的贪腐风气,造成了官逼民反、黑恶...[详细]
- 《济宁学院学报》202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