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美术的大众化与民族形式的运用
《艺术评鉴》2021年04期 赵湘学 下载(10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论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改版...
-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在第二次合作期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报的《新华日报》在版面设置和内容选择上也随着共产党的文艺政策相继进行了多次调整...[详细]
-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01期
- 朱光潜抗日战争时期文学批评...
- 抗日战争时期,朱光潜发表了数十篇文学批评文章和出版了《诗论》等学术著作。这些论著从总体上反映了朱光潜强调文学的现实性和真实性、注重民间文学的研究和中西文论相结合...[详细]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 1942年,毛泽东酝酿文艺之春
- “关门提高”抗日战争时期,大批文艺工作者前往延安,延安的文艺生活一时欣欣向荣。然而,毛泽东在鲁艺成立一周年时所寄语的“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并没有完...[详细]
- 《党史纵览》2022年05期
- 抗战时期戏剧与电影两次高潮...
- 电影艺术和戏剧艺术如同一对双生花,其主体形态、发展脉络、互动渊源,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以抗日战争时期戏剧和电影作为分析对象,对中国戏剧和电影在暗流涌动的萌芽...[详细]
-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
- 为革命而艺术——浅谈延安平...
- 抗日战争时期,为服务抗战,以延安为发源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以编演现代戏、历史题材戏和改编上演传统戏为特点的平剧改革运动,即"新平剧运动"。这场改...[详细]
- 《艺海》2013年06期
- 精神之鼎与文学的当代任务
- 精神之鼎与文学的当代任务童庆炳文学是什么,大概有几百种说法,这众多的说法,各有各的理由,我们无需再说三道四。但我以为我们今天谈文学应与特定时期人的生存状态联系起...[详细]
- 《文艺争鸣》1995年05期
- 微型小说写作随谈
- 微型小说,是从短篇小说派生出来的一种特别短小的文学样式。它与二三十年代我国出现的墙头小说,五十年代流行的小小说,可以说是名异而实一,只是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不同...[详细]
- 《语文月刊》1998年08期
- 论程千帆《文论十笺》在20世...
- 《文论十笺》是已故著名文史学家程千帆先生的一部代表作,始刊于1943年,题名《文学发凡》。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产物,《发凡》多有对其时崇洋媚外学风的批判,表现出程千帆先生...[详细]
- 《长治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山东鲁迅艺术学校的美术教育...
-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在有效组织战役、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侵略的同时,充分利用文艺工作宣传党的抗战思想与政策,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本文重点观察山东鲁迅艺术...[详细]
- 《美术文献》2021年02期
- 筚路蓝缕的抗战文艺“轻骑兵...
- 抗日战争时期,演剧队的经费直接关系到演员的生计和演出的质量,也体现了演剧队的"官办"属性,并将演剧队从根本上与其他职业剧团区别开来。演剧队的经费早期主要靠募捐和自筹...[详细]
- 《戏剧艺术》2020年06期
- 抗日战争时期甘肃文艺运动论...
- 抗日战争时期的甘肃文艺运动,是中国抗战文艺运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甘肃文艺运动的勃兴,基于3个方面的原因:抗战的时代精神感召,抗战时期甘肃战略地位的提升,文化...[详细]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