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老司城的审美内涵及保护措施研究
《艺术品鉴》2019年06期 肖雅娟;喻镭


相关文章推荐
- 老司城文化包装路径依赖与超...
- 文化包装是新时代开发和保护老司城的新话语。老司城文化包装虽已取得不小成绩,但在政府引导的文化包装路径依赖之下,仍存在文化包装效率低下、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渠道单一等...[详细]
- 《长沙大学学报》2018年04期
- 永顺老司城文化遗产旅游与乡...
- 世界文化遗产展现出了较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为更好地实现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遗址”遗产旅游和遗产所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双赢,结合...[详细]
-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05期
- 静止的文物 活着的文化——...
-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主要聚居在湘鄂渝黔边相毗邻的武陵山区。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于老司城是土司治所,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所...[详细]
- 《民族论坛(时政版)》2013年01期
- 土司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
-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土司文化遗产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土司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主权,也有利于为民族地区经济服务,推进...[详细]
- 《管理观察》2019年28期
- 后申遗时代湘西土司文化的新...
- 后申遗时代湘西土司文化传播中存在传播方式单一、传播内容深奥、受众范围狭小、传播体系不健全、反馈机制欠缺等问题。当下,新媒体的介入使湘西土司文化传播的受众范围更广...[详细]
- 《东南传播》2018年08期
- 论后申遗时代湘西历史民族文...
- 老司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成为建设文化湘西的重要支撑,提升"神秘湘西"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更为湘西生态文化旅游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要打造国内外知名...[详细]
- 《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12期
- 基于目的论的民俗文化外宣翻...
-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省第一个世界遗产——老司城土司遗产为例...[详细]
- 《智库时代》2019年06期
- 关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外宣翻...
- 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点。要推动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向外宣传,对其进行高质量的外宣翻译必不可少。本文以2015年进入《世界遗产...[详细]
- 《智库时代》2018年38期
- 口语传颂书写乡愁:基于一位...
- 现代社会发展越迅速,互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文化信息越多样,我们就越是怀着乡愁走向远方。诚然,新的媒介技术使我们的文化记忆得以突破时空的限制,长久保存。但是,口语作为...[详细]
- 《明日风尚》2020年01期
- 2015年度新晋世界遗产集锦
- Tusi Sites土司遗址见证中国西南族群的土司政权统治与文化融合类别:文化遗产标准:(ii)(iii)土司遗址的老司城、唐崖和海龙囤遗址是中国西南地区土司政权统治的证明,尤其见证...[详细]
- 《世界遗产》2015年09期
- 土司学面对申报世界遗产的研...
- 申报世界遗产是近二三十年出现的新事物,中国在这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为土司遗产申遗创造了良好条件。土司遗产申遗,最关键的是能从遗产本身发现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在找寻突...[详细]
- 《民族学刊》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