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教育思想及其内在逻辑
《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01期 马跃如;王文胜; 下载(3652)被引(20)


相关文章推荐
- 君子三乐:孟子“教育”意蕴...
- 孟子提出的"君子三乐",是出于对君子之意的理性认识,即知天性、穷理、明德。具体说来,知天性在于能够按照天性说话做事;穷理就是在格物致知中通晓事物之理;明德是去除遮蔽,将...[详细]
- 《教育文化论坛》2020年05期
- 孟子生命教育观的文化解读
-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社会对生命的漠视问题越来越严重,诸多惨剧接连发生。从厘清孟子生命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入手,对孟子生命教育观的具体表现进行多方面、深...[详细]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孟子》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
- 中央民族大学李耀宗教授在论“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时说:“传统文化之古,涵载着我们国家的‘国谱’。作为中国人,传统文化素养当作素质教育之‘基’,偏离此‘基’,素质教育...[详细]
- 《教书育人》2003年16期
- 孟子的德育理论及其方法
-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愿望,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全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精髓,并加以发挥,形成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在中国二千年来...[详细]
- 《现代中小学教育》1985年04期
- 试论孟子与教学风格的建筑
-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如此理解"圣"的:"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详细]
- 《教育视界》2016年17期
- 《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
- 自有"四书"之名以来,《孟子》在"四书"中的学习次序经历了数次变化。从朱子之学规定的"第三",到科举考试制度下的"第四",再到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起伏,每一次变化既受到...[详细]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
- 浅析《孟子》中教育理念的体...
- 本文就以《孟子》人文思想为出发点,阐述了孟子人文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中挖掘出孟子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中的影响,以归结出《孟子》人文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希望为《孟子...[详细]
- 《中国成人教育》2015年15期
- 亚圣的“仁政”与“善教”—...
-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历代学者对《孟子》的成书主要有三种不同观点:其一,该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其二,该书由孟子自著;其三,该书由弟子追述而成。孟...[详细]
- 《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05期
- 《孟子》教育思想探微
- 《孟子》中肯定了教育的重要作用;阐发了教育的具体内容;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方面都有许多极其有益的思想;而孟子期待的是要实现一个尊师重道的伦理社会氛围。[详细]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 论孟子的功利行为观——孟子...
- 人们一谈到孟子,普遍认为他重义轻利。《孟子》一书开章第一篇,就讲到孟子到魏国,魏国国君梁惠王一见到他,就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对我们的国家有很大的利益吧?”...[详细]
- 《江汉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试谈孟子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
- 关于孟子的政治立场和哲学思想,学术界意见分歧:有的同志说,孟子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阶级利益的,有的同志则说,孟子是从地主阶级长远利益着想的;有的同志说,孟子的思想中彻...[详细]
-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2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