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三)
《云南教育》2003年34期 许万明 下载(151)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
-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能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为深刻地记忆和感知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文章从数学课堂中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详细]
- 《成才之路》2020年35期
- 一件教具引发的故事与思考
- 数学课堂教学要基于"学情"选择和使用教具,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由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三次磨课,指出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认...[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17年08期
- 数学学习中学生动手实践的现...
- 好奇、质疑既是学生的天性,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所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30期
- 在动手中构建,在思考中领悟
-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不难发现,让学生动手实践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式之一。数学是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思维...[详细]
- 《考试与评价》2016年10期
- 将学生动手实践引入新课题
- 近年来,国内外都在提倡“动手做”、“先做后说,师生共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操作,揭示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探索和研究,进而...[详细]
- 《云南教育》2002年35期
-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组织学...
- 动手实践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动手实践明确目标,引领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促进他们边动手、边交流;还要将学生...[详细]
-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年20期
- 动手操作在数学课堂的作用
-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对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是一个很好教学方法和策略。...[详细]
-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年01期
- 创造错误也很精彩
- 学习数学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是一种体验,但是,有时候得出错误结论也是一种干扰,而对这种干扰资源的有效利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事与愿违,你想在...[详细]
- 《成才之路》2009年34期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
- 积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仅仅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操作、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提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详细]
- 《才智》2014年11期
- 在动手实践中学习数学
- 课堂教学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己尝试解决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力求做到凡是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的问题都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操...[详细]
- 《宁夏教育》2012年09期
- 探究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效率的...
- 在小学设立科学这门科目,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从小就了解和接触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的课本...[详细]
-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