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域外小说叙事模式异化翻译的现代性
《云梦学刊》2017年05期 刘庆元 下载(128)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将中国小说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具有严谨、简明的特征,提供了优秀的学术研究样本;同时,本书所使用的动态的研究视角与跨学科的分析方法,为...[详细]
- 《汉字文化》2022年14期
- “才子应须才子知”——金圣...
- 在金圣叹的小说评点中,"才子"勾连作者、文本、读者,有"才子书""才子(作者)"和"才子(读者)"之不同,以强调作者、读者的共通性及其文本表达。在金圣叹的小说叙事理论体系中,小...[详细]
- 《河池学院学报》2021年03期
- 阿蕾小说叙事的“女性困境”...
- 作为出生在彝族村寨的乡村女作家阿蕾,她深切感知到了彝族女性的悲剧命运,其作品多体现彝族女性的生存困境,小说中彝族妇女的命运是在传统文化、他者审视、社会视域的注视下...[详细]
- 《北方文学》2020年26期
- 官场小说叙事模式的新尝试—...
- 接续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官场小说热,马笑泉近作《迷城》也以反映官场生活为主要内容,与此前官场小说叙事逐渐固化的"成长叙事""官场探微""腐败揭秘"等叙事模式相比,《迷城》...[详细]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小说的声色 田耳论
- 一小说最忌无神与失灵,其可以是沉郁、沉寂甚至是沉重的,但最怕一潭死水的叙事,语言没有生气,暮气沉沉的,话一出来就耷拉下去,陷在庸常和无聊里出不来。对小说而言,无论言行...[详细]
- 《上海文化》2019年07期
- 小说世界里的工厂风情与悲歌...
- 小说集《黑眼睛》收录了刘建东近期创作的四个中篇小说,依次是《阅读与欣赏》、《卡斯特罗》、《完美的焊缝》、《黑眼睛》。这几个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一家大型国营工厂,叙事...[详细]
- 《上海文化》2018年03期
- 重构现实的丰富性——《四川...
- 现实并非"骨感",现实依然是丰富的,尽管它日益碎片化。不过,也许正是这一由电子时代形成的碎片化,让现实的丰富性有了别样的风景和不同于三十年前的叙事与书写。或者说,当碎...[详细]
- 《四川文学》2018年03期
- 小说中的“慢”与“快”——...
- 电子媒介时代的人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和丰富,世界的面貌也在人们面前更加含混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说叙事只有慢下来,才有可能照亮世界的复杂,呈现出表面单纯事件的幽暗曲...[详细]
- 《郑州师范教育》2017年04期
- 杨维永小说的情节模式
- 乡土一直是中国作家关注的中心,从鲁迅开始(《故乡》),出现了一批以乡土为讲述对象的作家和作品,如鲁彦、许钦文、蹇先艾等,以及后来的孙犁、赵树理,甚至是莫言。当代河南作...[详细]
- 《时代报告(奔流)》2016年05期
- 当代大学教育生态中的迷失及...
- 大学其实是一个微观的"社会",在社会改革与大学教育乱象频现的今天,教育题材类小说,凭借其现实意蕴与批判意识构建了文坛的一道独特风景。就内容与思想而言,反映大学教育与改...[详细]
- 《读写月报》2016年36期
- 论“新时期”知青小说的回忆...
- "新时期"知青小说作者立足于已经脱离知青生活的"现在",描述曾经的事件,天然的带上了"回忆"的叙事模式,小说本身的虚构性与回忆带来的真实性之间如何协调、已知结局的回忆带...[详细]
- 《北方文学》2016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