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越族的汉化看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往和融合
《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期 徐心希; 下载(9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越族的图腾
- 古越族的图腾,以前学术界众多的研究者认为是蛇,常见的如《说文解字》、《说苑》、《汉书·地理志》等。近期有一些学者不同意这一传统说法,认为越族的图腾是鸟。其理由是...[详细]
- 《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06期
- “越为禹后说”质疑——兼论...
- 越族(或称百越)是我国南方古代的民族。对于越族的历史,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于越族的来源问题,历来的一些学者都曾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其中主张...[详细]
- 《民族研究》1981年03期
- 住居我国大陆和台湾的古闽越...
- 一、先秦文献关于闽越族住地的记载先秦文献提到我国东南部或中南部的少数民族时,常提到越、闽、瓯越或瓯等,这表示时人对于这些族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本文的目的在探寻属于...[详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
- 古代越族若干问题新探
- 结合有关越族的文献记载和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看法不同的结论。认为“越”、“于越”之称均来自中原华夏族,而非源于越族本身。春秋后期,越族的活动区域北至今江...[详细]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 东南越族的形成及与高山族关...
- 在研究我国东南越族的源流中,探讨东南越族的形成是个关键问题。东南越族的形成即指中国东南地区诸越民族各自的形成、产生、出现。这就必然牵涉到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形成的...[详细]
-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
- 论湖北境内古越族的若干问题
- 古越族分布地域很广,《汉书·地理志》引臣瓒语:“自交址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性,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林惠祥在《中国民族史》一书中更具体指出,百越所居之地甚...[详细]
- 《民族研究》1987年02期
- 试论秦汉时期岭南越族与汉族...
-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表明,岭南地区是我国古越人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商周时期,这里的越人部落(先是瓯邓、桂国,后是西瓯、骆越),就已与中原王朝发生联系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自...[详细]
-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 “客家主体古越族人”说质疑
- 在研究客家渊源方面 ,有的学者断言 :“大部分客家人的祖先是闽粤赣的土著” ,“客家主体是古越族人” ,而不是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其立论依据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详细]
- 《中州学刊》1999年05期
- 安徽越族的历史变迁
- 越族为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安徽地区在古代亦为夷人和越人活动的地区,江淮地区就居住有东夷或者淮夷。当时称夷的地区很广,《禹贡》冀州、扬州之鸟夷、莱夷,徐州之淮夷都称为夷...[详细]
- 《江淮论坛》1983年03期
- 古代越族的乐器——錞于
-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每个民族也必然会产生具有本民族风格的乐器。建国以来,在我国古代百越地区出土和收集了大量古代錞于,显然,这应是古代越族的乐器。史书对于錞...[详细]
- 《民族研究》1983年05期
- 古代闽越族与现代闽南语系居...
- 古代闽越族的迁徙和演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他们迁徙的方向有往北往南往东之不同,时间则由汉初至明清延续二千年之久,他们迁徙之后已逐步与汉人融合或被同化,不象某些百...[详细]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