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释宗人簋铭文中的“渍腬”
- 宗人簋铭文中"飤■"之"■",当释为"渍腬"。"■"读为"渍",指以美酒浸泡肉类。"■"所从之"■"与史墙盘中的"■"为一字,当为"求"字异体,史墙盘中的"求"读为"柔",故"■"可读为"腬...[详细]
- 《汉字汉语研究》2020年02期
- 释伯■鼎铭文中的“茵”
- 伯■鼎(《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①02480)铭文是一篇典型的册命金文,字体奇古、很有特点,铭文内容中涉及的赏赐物种类丰富,包括服饰、车马器、兵器等。从铭文现世以来...[详细]
- 《古文字研究》2020年00期
- 两汉洗铭文字“缪篆”研究
- 洗铭文字,指的是铸刻在铜洗底部的文字。本文从两汉洗铭文字"缪篆"形成背景、与印文缪篆字体的关系、两汉洗铭文字缪篆的字形特点、两汉洗铭文字"缪篆"字体与隶书的关系四个...[详细]
- 《中国文字研究》2015年02期
- 西周铭文法律词语“■”与“...
- 西周涉法铭文中的法律词语部分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这里,我们通过对西周涉法铭文的梳理,整理出了二个法律词语"■"与"许"并加以训释。琱生簋:"必伯氏从。"其中"■"字作[详细]
- 《汉字文化》2013年03期
- 当鼎铭文考释
- 前两年,山西省新世纪文物发展中心从晋南临猗县收购了一件汉代铜鼎,鼎腹侧刻有铭文,我有幸看到此鼎,颇感兴趣。现将该鼎的时代与铭文考释如下,供有关学者研究参考。鼎呈...[详细]
- 《文物世界》2000年04期
- 近出昔鷄簋铭文考释
- 陕西省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北M11号西周墓地出土昔鷄簋2件,铭文略似。铭文涉及王姒及韩侯始封、《大雅·韩奕》等相关内容。通过对铭文进行疏通考证,认为:第一,此器不当作于西...[详细]
-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 畯簋铭文考释
- 畯簋铭文为新发表的铭文,只见著录于吴镇烽《商周金文通鉴》(2013年光盘)。本文对畯簋铭文中几个疑难字词进行了考释。[详细]
- 《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02期
- 庚壶铭文拾遗
- 庚壶铭文是记录春秋时期齐国史实的重要材料,本文讨论了铭文中的"■"字,对其地理位置进行了论证,同时也涉及清华简《系年》中的相关地名,并对铭文中的"要"、"入"等字的释读进...[详细]
- 《中国文字研究》2014年01期
- ■■壶铭文集释
- ■■壶铭文系战国中山王储■为其去世不久的先王■作的一篇悼词,经十数位古文字学者艰苦努力,这篇铭文的意思已基本明确,但见仁见智处仍然不少,不识之字、未解之义依旧存在。...[详细]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 东汉器物铭文中的“工”
- 在东汉器物铭文中常出现"工"字,多见于东汉铜器洗和弩钱的铭文里。我们分析铭文里的"工",发现其常见用法为物勒工名,即标明造作此器物的工匠。如:建初元年工杨吴造。四湅八石...[详细]
- 《中国文字研究》2007年01期
- 遂公盨铭文中的“德”新释
- 遂公盨铭文中多次出现的"德",并不是指道德、美德,也不是敬天之德、孝祖之德和保民之德的结合。从铭文上下文背景,清华简《厚父》中的相关记载以及器主遂公先人的作为来看,铭...[详细]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