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胱与永明体诗新论
《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1期 高国藩; 下载(154)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永明体”与永明时代再探
- 永明体是南齐永明时代产生的诗歌流派。永明时代外表承平,实则统治集团政争异常激烈,酝酿着祸乱,士人游移于各个政治派别与集团之间,心态十分复杂,他们通过粉饰太平,探讨诗歌...[详细]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 论永明体新诗
- 诗歌作为一种艺术,由于其本身进行形象思维的特殊规律以及审美的需要,它要求文学语言具有音乐美。“诗言志,歌永者,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沦。”早在尧舜之世,就要求...[详细]
- 《学术交流》2000年03期
- 永明体艺术成就概说
- 永明诗人着意新变,在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从而使他们的诗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元嘉体的近体诗——永明体。永明体所涵括的艺术之进步,绝非"声病"一词所能说尽。依我的看法,这...[详细]
- 《文学遗产》1989年01期
- 永明体诗歌产生的背景
- 永明为南朝齐代武帝萧赜的年号。永明诗人活动的年代,是从永明年间开始,下及梁初。永明体诗歌的特点,是善用四声,回忌八病,崇尚对偶和靡丽。那么,这种新变的永明体诗歌是怎样...[详细]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永明体“新变”说
- 永明体的“新变”,不仅只声律形式讲求,也应包括语言风格口语化倾向,且都属于文学于社会文化通俗化总体倾向下的反应。声律讲求乃至整个“新变”,与佛教发展构成双方互动...[详细]
- 《文学评论》1998年05期
- “永明体”的形成及影响
- 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南朝诗歌很值得注意。虽然这一时期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比较狭窄,然而在艺术形式和写作技巧方面则有重要的进展,为唐诗的繁荣准备了条件。而在南朝诗歌发...[详细]
- 《文史知识》1997年03期
- 论谢朓对“永明体”理论的实...
- 永明诗体新变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进步,标志着精严声韵诗体的出现。谢朓是永明新体诗的主要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他对永明新体诗"四声八病"创作的理论要求、圆美流转...[详细]
- 《丝绸之路》2013年24期
- 以乐为诗 声律谐美——永明...
- 我国古典传统诗歌讲究声律之美,注重音韵和谐之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永明体"诗歌出现,使得中国古典诗歌在完善艺术形式美和艺术技巧美的过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隋唐...[详细]
- 《铜陵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永明体:古代诗歌语言技能的...
- 永明体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语言技能在均衡状态下达到的第一次全面成熟:包括声律之平仄变化、抑扬相对所达到的均衡和谐;语义速度既不因深密而滞重,也不因浅俗而轻急,而以平易...[详细]
- 《中国韵文学刊》2006年04期
- 永明体向律体衍变过程中的四...
- 南齐武帝永明时代沈约等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世称为“永明体”的五言诗,这种五言诗的音节重在二、五,二、五字异声,即一句之中二、五字异声,一联之内上句和下句二、五字异声;...[详细]
- 《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
- 一部精而得要的学术专著——...
- 14年前何伟棠先生的《永明体到近体》以其鞭辟入里的解析、科学严密的方法及大胆新颖的创见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时隔十年,这部专著得以再次出版,并增添了何先生的一些新...[详细]
- 《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