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面纱
《鸭绿江(上半月版)》2018年12期 朱鸿;


相关文章推荐
- 我为什么喜欢苏轼
- 我为什么喜欢苏轼,因为他姓苏。没想到吧这是首要原因,不信你们试试,无论换成什么姓都不好听,土、俗,没品,怎么能配得上我们的大文豪呢?我对苏姓有莫名的好感,除了喜欢苏轼,...[详细]
- 《散文百家》2019年11期
- 浅论苏轼的亲民思想
- 读过一些苏轼的作品之后,我在惊叹于他们那丰富的内涵、磅礴的气势之余,还常常被作者那真实的感情所打动,被他那伟大的人格力量所震撼。随着对苏轼了解的加深,我越来越感到,...[详细]
- 《散文百家》2019年12期
- 草木苏轼
-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公务之余,苏轼喜欢去庭院、山野……草木给予了他心灵的抚慰与思想的升华,他笔下的众多草木是他的人格化身。芦笋情苏轼与芦笋的情感不一般。一首脍...[详细]
- 《火花》2020年06期
- 黄州鼓角亦多情
- 关于苏轼与黄州,坊间已有很多的研究文章。苏轼贬谪黄州近五年间,无论是文学创作、书法艺术,还是学术研究,这位天纵之才均达到了巅峰状态。有人说,苏轼的成功,缘于他的天分,...[详细]
- 《长江文艺》2020年15期
- 苏轼怀乡诗研究
- 苏轼自嘉祐元年(1056)出蜀赴京至建中靖国元年终老常州,除两次短暂的回乡奔丧、为父母守孝外,再未能回到故乡。尽管如此,他也从没有停止对家乡的思念、没有放弃归乡的期盼,他...[详细]
- 《中国苏轼研究》2019年02期
- 元代苏轼形象及其书写者心态
- 苏轼形象经历两宋之后,其某些性格特点因深契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而被逐渐夸大以致成为苏轼形象的本质属性,且又与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相碰撞。在包括科举制度、市民经...[详细]
- 《中国苏轼研究》2019年02期
- “人生识字忧患始”:试论苏...
- 黄州乃苏轼人生之一大转折,苏轼在厄运来临时,能够直面人生苦痛。他的处事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文人能够正面人生风雨,化解伤痕,用超脱乐观的人生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伤痕...[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9年09期
- 苏轼
- 黑云白雨至,卷地风来忽;苏公挺惬意,醉书水天诗。西湖比西子,淡浓总相宜;坡公重气质,外饰且随宜。坡公察鸭意,水暖竟先知;本是平常语,高手写来奇。苏轼自得意,异柳写豪词;雕...[详细]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5期
- 略谈对苏轼的评价——与李玮...
- 苏轼是一个久负盛誉的大作家。苏轼的不少名篇,至今还选在我们大中学校的教材中,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当然,在目前我们对苏轼还有一个如何正确评价的问题。总的说来,现代的论...[详细]
- 《语文学习》1981年02期
- 苏轼的实用理性表现及溯源
- 李泽厚在其《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一种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的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详细]
- 《现代语文》2006年08期
- 悲剧情怀与苏轼形象的理想化
- 历史人物形象往往具有先天复杂性,因其脱胎于第一历史,却又非第一历史的再现,而是随着时空的拓展不断生成的。苏轼形象在某个时代的生成,正是由这一时代众人之眼观苏轼而完成...[详细]
- 《中国苏轼研究》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