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青口)方言见组细音声母变化的探讨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苏晓青;吴继光;王珏;耿超英 下载(215)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荣成方言见组细音字变异研究
- 荣成方言的显著特点是见组细音字存在舌尖塞擦音、舌面塞擦音、舌面塞音几种不同的读法,与精组细音字存在或分或混的交织关系,文章对不同年龄的发音人进行调查,并结合胶东一...[详细]
- 《语言科学》2022年01期
- 天津武清方言精见组字声母文...
- 在今天津武清方言中,中古精见组字声母发生腭化,读音情况和普通话相同,但在洪音前的情况和普通话不同,读t?、t?h、?。还有,古开口一等疑母字存在着文白异读。文读为零声母,白...[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20年05期
- 浅论汉语古精见组字的腭化现...
- 本文对古精见组字腭化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做了探讨,主要是从现代汉语北京语音、重庆方言和扬州方言的比较等方面探讨古精见组字腭化的过程和演变途径。[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 鄂东南赣语端精见组声母齐齿...
- 鄂东南赣语端、精、见组声母表现出错综复杂的分合与演变关系,大体可分四种类型:端精见三分型、精见合流型、端精合流型、端精见合流型。精见合流型是主体类型,端精合流型是...[详细]
- 《汉语学报》2021年03期
- 晋方言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三...
- 本文是《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的续篇。《晋语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一)(二)主要讨论了晋方言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中滞后的一面。本文主要讨论晋方言与官话非同步发展中超前演变...[详细]
- 《汉语学报》2013年02期
- 近八十年来关中方言端精见组...
- 自白涤洲先生调查关中方言近80年来,该方言中端精见组齐齿呼字的分混关系及其地理分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关中方音调查报告》中,这三组字的分混关系可分为5类,目前已发展...[详细]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养蒿苗语和开觉苗语见、溪、...
- 养蒿苗语和开觉苗语中古汉借词见、溪、群母三等主要读tc类音,来源于*k、*J;少数读q类,来源于*q。非三等主要读q类,来源于*q;少数读f,来源于*qw。苗语主要用*k、*J借汉语三等...[详细]
- 《民族语文》2014年02期
- 中古见组声母在湖南湘乡方言...
- 湘乡方言中古见组声母今读有舌根塞音[k]和舌尖中塞音[t]两种,这里的舌根音是古音的保存?舌尖中塞音则是后期的演变。湘乡方言中共时存在不同历史层次的舌尖中塞音,反映出语...[详细]
-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常州方言中知庄章精见组声母...
- 常州方言中,古知庄章精见五组声母的合流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知章精见组合流为舌面音[t]、[t‘]、[],其中有部分字的声母因受舌面前元音i、y的影响,而变为舌面前辅音;另...[详细]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01期
- 中古精见组字在宁河方言中的...
- 本文通过对中古精见组字在宁河方言中的读音调查,详述精见组字在宁河方言中的今读,并分析认为宁河方言中的齿音字现象属于离散式音变,其精见组的文白异读现象属于叠置式音变...[详细]
- 《文教资料》2019年18期
- 林州方言尖团音分混现状及其...
- 林州方言尖团音分混现状较为复杂。本文借助实验语音手段,对林州精见组细音进行声学特性描述,认为林州方言尖团分混现状有些杂乱,具体表现为:精见组与齐齿呼相拼时分尖团(精...[详细]
- 《殷都学刊》201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