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招聘——招聘小能手
《人才资源开发》2014年20期 赵毛毛; 下载(301)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
- 1999年11月 22日,华东地区 一家报纸刊登的一条题为“上海悬赏五千举报公厕杀手”的新闻,引起了上海读者的关注,同时也奇怪,这样一条人们关心的消息,为什么上海...[详细]
- 《新闻记者》2000年01期
- 新闻信息防伪策略的研究
- 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新闻媒体和记者时时须要甄别处理各种新闻信息。但是一些看似真实的信息,事后却被证明是不正确、不完整、不可信甚至是完全虚假的;一些源自...[详细]
- 《当代电视》2011年08期
- 菲律宾新闻 真假难辨
- 在菲律宾,许多任职的西方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觉:菲律宾媒体是最自由的媒体,可同时又是最不让人信任的媒体。电视、广播和报刊似乎都倾向于不假思索地相信来自官方或民间的任何...[详细]
- 《中国防伪》2002年12期
- 报喜的俗套
- 新年旧年交替之际,各行各业的年度总结纷纷出台,见诸报端的真假难辨的“好成绩”也就会随之而多起来,尤其是报喜不报忧的“豆腐干”更是遍地开花.但报喜的文章大家做,做得多...[详细]
- 《声屏世界》1995年04期
- 细看纷繁网络 披拣精彩新闻
- 网上的信息林林总总,真假难辨。然而,对于平面媒体而言,要构筑真正的大媒体大文化,对网络上的信息,就决不能因为其复杂而选择逃避甚至漠视。在河南,网民的数量不[详细]
- 《新闻爱好者》2009年22期
- 转发时,请留30秒思考
- 网络上,微博上,信息芜杂,乍看起来,真假难辨,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假思索不加甄别地"惯性转发"那些涉嫌不实信息的理由。绝大多数网民的信息接收模式[详细]
- 《新闻战线》2012年08期
- 媒体优化内容的途径
- 选择:设置公共议程。媒体通过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排序,决定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这就对社会公共议程进行了设置。受众需要媒体的选择。胸怀大局是做好选择的前提;...[详细]
- 《新闻世界》2014年12期
- 真假难辨的电脑照片
- 美国报刊上有1/7的照片是"伪造"的,而黄色报刊上有1/3的裸体照片是经过换头替身术制造出来的,您一定会大吃一惊,不可思议。其实,这也没什么,报刊每期要出,电视每天要放,编辑...[详细]
- 《科学与文化》1996年02期
- 从“清网”行动看传统媒体的...
-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我们周围出现了海量真假难辨的信息。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为提高点击率,肆意炒作明星绯闻、社会热点,更有甚者,编造假新闻,严重...[详细]
- 《青年记者》2017年36期
- 《真相调查》打造权威求证平...
- 《真相调查》栏目是一个澄清事实的平台。在网络"暴力"还难以绳之以法的背景下,从维护公民权利和促进社会和谐角度来说,需要这么一个权威性平台。在信息爆炸的当今,面对铺天...[详细]
- 《新闻战线》2013年06期
- 官微资讯贵在准确
-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普及,眼下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类信息满天飞,许多信息真假难辨,给受众带来了诸多困惑。但这类信息往往又与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息息相关,能瞬间唤起粉丝的兴趣,...[详细]
- 《新闻战线》2016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