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向吐蕃征质及其原因探析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陈金生; 下载(167)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北宋禁书
- 宋代的禁书与前朝相比,次数多、范围广、手段多样,是中国禁书史上的重要阶段。本文对北宋禁书按类进行了论述和分析。[详细]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北宋科举教育与书籍刊刻
- 宋代书籍刊刻之所以发展和兴盛,科举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北宋学校和科举的存在,导致了当时社会对与科举有关书籍的旺盛需求。由于拥有如此巨大且亟待供应的书籍市场,...[详细]
- 《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 北宋士大夫及士大夫政治
- 北宋士大夫在与天子“共治天下”的过程中表现出独特文化和精神风貌 ,形成了独特的“士大夫政治”。这种政治的形成与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当时宋学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详细]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浅析北宋时期西北边区的民族...
- 北宋在汉法的大框架内,通过颁行蕃法、制定蕃汉关系法规和蕃民特别法规,展现出了和断罚纳,蕃首亲办;汉法为主,蕃法为辅;重罪严惩,自首从轻;政策与法律有机结合等鲜明的民族法...[详细]
- 《兰台世界》2014年24期
- 论北宋“不杀士大夫”
- 学界普遍认为宋代存在或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不杀士大夫或不轻杀士大夫的祖宗家法。事实上,不杀或不轻杀士大夫事实的出现,并不是皇帝主动给予士大夫优待的结果,而是士大夫阶层...[详细]
- 《史学月刊》2005年12期
- 北宋市民文化的勃兴及其与士...
- 北宋是一个被称为中国近世之开端的特殊时期 ,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令人瞩目的新气象—市民文化的空前繁荣 ,本文欲就这一现象及其与士大夫审美趋向转化之内在联系作一番透视。[详细]
-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北宋时期饮食文化的民族传承
- 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第三个高峰期就是出现在宋代,饮食业在北宋的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北宋的饮食文化对我国的饮食行业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探讨一下北宋时期饮食文化的民...[详细]
- 《兰台世界》2013年24期
- 北宋东京汴河东水门考
- 本文综合研究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认为北宋东京汴河东水门应由河道之上的水闸门、汴河南北两岸的陆行门,以及南北拐子城所组成。拐子城,系直门两重,是为了保卫上善与通津两座...[详细]
- 《华夏考古》2005年03期
- 为王伦辩诬
- 王伦是两宋之交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对金主张议和 ,故受秦桧信任 ,这一点最遭同时代人的攻击和后世的非议。他又坚贞不屈为国捐躯 ,显示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对王伦应做出客...[详细]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北宋新旧党争背景下诗风的流...
- 在分析党争演变及对文人心态影响的基础上,努力探讨党争不同时期诗词创作风格的流变,以期进一步认识和评价宋代诗词的总体风貌和特征。[详细]
- 《职业时空》2011年11期
- 北宋与高丽官方书画交流述论
- 从北宋建立到南宋初期,宋朝与高丽王氏政权有着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其中书画交流是双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的书画交流主要通过两国官方间贡赐贸易、...[详细]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