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汉文学翻译中成语的文化差异
《西藏科技》2020年07期 那拉草;洛桑次仁 下载(218)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学前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美术手...
- 学前藏汉双语教育专业手工课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较普通学前教育专业而言都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的教学虽带有普遍性,也是职业技能所需,但很难有特色,导致手工课...[详细]
- 《林区教学》2014年07期
- 高师学前藏汉双语教育专业美...
- 高师学前藏汉双语教育人才培养关系藏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是直接涉及藏区民生问题的大事。如何进一步改进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优化人才培养方...[详细]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 民族文化心理对藏汉作家汉语...
- 文学作品不仅蕴藉着特定民族的认知和文化心理,同时也深刻反映了该民族文化心理对文学作品的塑造作用。作为多语言地区,西藏儒佛文化并流,藏汉族文化心理对西藏文学的影响不...[详细]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 近看《元代藏汉艺术交流》
- 在历史上,汉藏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悠久而又广泛的交流,各个时期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是汉藏民族交流互动的结晶,它们栩栩如生地向我们展示了汉藏民族交往的...[详细]
- 《中国藏学》2006年01期
- 艺术
- 汉藏藏汉美术词典/丹巴绕旦,阿旺晋美编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06.-621页;20cm.-ISBN 7-223-01579-9:24.00[详细]
- 《全国新书目》2003年11期
- 汉唐陶俑的审美与收藏
- 汉唐时代是我国文化艺术兴旺繁荣的高峰期,大量的、辉煌灿烂的汉唐陶俑的出土,对于人们了解和认识当时的社会现状,研究其艺术成就,探讨当时人们的审美意识、文化精神,都具有...[详细]
- 《商场现代化》2006年29期
- “丑小鸭”从极地走出去、飞...
- 1986年7月创刊时的《艺研动态》,无论从哪方面看,它确实是只“丑小鸭”。至总第8期才为本刊正名。至今藏文版共出9期,汉文版共出25期,发表了具有重大价值的藏汉文论文和部分...[详细]
- 《西藏艺术研究》199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