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和水产品保鲜保活技术的进展
《现代渔业信息》2000年09期 马继安,姜慧英 下载(913)被引(35)


相关文章推荐
- 鱼类保活运输技术的研究进展
- 我国的鱼类养殖业的区域性分布特征明显,严重制约了鱼类食品原料的全国性贸易和供应,需要通过对活鱼进行跨区域高密度长途运输,进而缓解鱼类原料的地区性短缺问题。为了确保...[详细]
- 《四川农业科技》2021年12期
- 降温速率对斑石鲷无水保活过...
- 【目的】研究冷驯化降温速率对斑石鲷生理应激的影响,缓解无水保活运输中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应激反应。【方法】按照1、3、5℃·h~(-1)的降温速率将斑石鲷从...[详细]
- 《福建农业学报》2022年02期
- 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
- 为研究无水保活条件下不同温度对鲟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测定了鲟鱼在5、2、-1℃无水保活温度下0、12、24 h时皮质醇(COR)、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详细]
- 《食品科技》2017年12期
- 温度对黑鲷无水保活工艺的影...
- 比较了-2,0,2,4,6℃等5种不同无水保活温度下,黑鲷(Sparus macarocephlus)的成活率、O2消耗量、CO2排放量、血清皮质醇及肌糖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无水保活3...[详细]
- 《热带生物学报》2016年03期
- 海湾扇贝低温无水保活过程中...
- 在4℃条件下,采用充氧保湿处理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无水保活20 d,测定无水保活过程中海湾扇贝的营养成分、糖原、乳酸含量,以及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游离脂肪酸...[详细]
-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 鲫鱼保活条件对存活率的影响
- 选用人工养殖的鲫鱼,采用生态冰温学原理,研究了鲫鱼的临界温度、无水保活技术、影响无水保活时间的因子以及在无水保活基础上为了延长保活时间也对保活过程中应添加水的量进...[详细]
-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 低温下大菱鲆有水和无水保活...
- 研究了3±0.1℃保活条件下大菱鲆有水和无水状态下的成活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大菱鲆有水保活72h成活率达到100%,无水保活60h成活率为95%。(2)保活过程中大...[详细]
- 《渔业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 厚壳贻贝低温无水保活技术
- [目的]探索厚壳贻贝低温无水保活技术。[方法]以低温驯化后的厚壳贻贝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低温保活技术为主的研究。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厚壳贻贝在0、4、8℃以及常温条件下...[详细]
-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 无水保活条件下团头鲂生理应...
- 为探讨无水保活对团头鲂生理应激和肌肉品质的影响,该文研究了团头鲂无水保活所需的较佳条件,测定了未处理(对照)、无水和恢复3种状态下团头鲂的血液生化以及鱼肉成分、持水...[详细]
- 《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3期
- 水产品低温保活运输研究进展
- 随着国家对鲜活水产品销售的重视,以及市场对其供不应求的加剧,必将对保活运输技术提出严峻的挑战。然而,低温保活运输是一种低成本、高存活率、长时间、高品质,且优于其它相...[详细]
-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年12期
- 温度和湿度对四角蛤蜊保活的...
- 对四角蛤蜊在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下进行保活试验。结果表明:冰温保藏最好,保活10d后存活率在95%以上;0~4℃效果较好,保活8d后存活率在90%以上;低温保活受湿度的影响很大,在...[详细]
-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