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为“情”所困——《关雎》教学案例反思
《学苑教育》2013年19期 李永旭 下载(14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关雎》的野性与教化意义
- 谈及《诗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其中或许有偶然性,但也一定存在必然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雎》很好地诠释了人性,同...[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02期
- “教学做合一”思想促进在线...
- 所谓在线学习,是指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或是通过手机无线网络,进行网络授课、学习的方式。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线学习一下成为教育的热门话题,引发众人的关注。这种学习方...[详细]
-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0年11期
- “逆问”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
-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今教学的惯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直接跳过了"发现问题"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逆问"精神,拓展学生思...[详细]
- 《新课程》2021年17期
- 《关雎》中的“淑女”究竟美...
- 《关雎》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二首》中的一首,描写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及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关雎》中的"淑女"究竟是何模样?美在何处?又能给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带来...[详细]
- 《初中生》2021年16期
- 心有蔷薇,何惧猛虎——浅述...
- 初中生开始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本是极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情,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正确引导和妥善处理,将不可避免地...[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年19期
- “问题核心化”视域下的《关...
- 近几年语文教学设计热词"问题核心化"频繁出现,备受一线语文教师关注。对于"问题核心化"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目前尚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本文立足于《关雎》一课,基于"...[详细]
-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年10期
- 用思维品质提升课堂品位——...
-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型的能力培养目标,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体等弊端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24期
- 《关雎》中三个问题的还原性...
- 在统编版教材中,古诗词篇目的比例很高,这对语文教师文本解读与学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日常教学中大多教师还存在标准答案式的灌输、一成不变的操练、依赖教参的教学,...[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22期
- 唱民歌 学《关雎》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 ,《关雎》历来又被誉为压轴卷之作。为此 ,在讲授这首诗作时 ,我精心设计了以下环节 :首先 ,请学生自己选唱一首陕...[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Z1期
- 浅析《关雎》释义的不同
- 《关雎》作为《诗经》的首篇,历代文人学者对其主题多有论述,但理解的差异却较大,本文将选取古代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释义进行分析。《论语·八佾》云:"《关雎》乐而不淫,哀...[详细]
- 《甘肃教育》2010年08期
- “厚人伦,美教化”之《关雎...
- 文章从分析《关雎》的主旨入手,明确阐释其为贵族青年恋歌,再对《诗经》时代加以推敲,从而确立《关雎》的“厚人伦,美教化”之教化义,结合当下社会现状重论《关雎》的时代意...[详细]
- 《语文学刊》200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