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魂腔”名称的由来
《校园歌声》2008年09期 齐从容 下载(2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泗县拉魂腔发展脉络研究
- 泗县拉魂腔集表演、舞蹈、说唱、戏剧等技艺于一体,深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发展,拉魂腔观众减少,演出亏损,生存出现了危机,迫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扶持。分析拉魂腔的历史发展...[详细]
- 《艺术评鉴》2020年04期
- 聆听拉魂动魄之音——评《梨...
- 本文对《梨园拉魂第一腔——"拉魂腔"的区域文化特质考察与研究》进行了评述,分别从清晰的文章脉络、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文化身受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详细]
- 《北方音乐》2018年12期
- 拉的是魂 唱的是情——谈“...
- 泗州戏,群众称为“拉魂腔。”是流行在鲁南、苏北、皖北的地方剧种,系安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在淮北流行着这样的歌谣:“听了‘拉魂腔’错抱枕头去南庄”、“听了‘拉魂腔’...[详细]
- 《安徽新戏》1999年04期
- 拉魂腔源流说中的求同存异及...
- 早在二十年前的1986年11月举行的"首次苏鲁豫皖柳琴、泗州戏学术讨论会"上。对"拉魂腔"的源流就进行过热烈而友好地交流和探讨,大家达成过一些共识,但也存在着一些异议。此后...[详细]
- 《剧影月报》2007年06期
- 拉魂腔的发展与传播
- 本文以拉魂腔形成为主线,对拉魂腔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出了各个时期的规模、曲调特点,并对拉魂腔的传播路线作了详细整理。[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1年24期
- 拉魂腔及其衍生剧种探析
- 200多年前,"拉魂腔"是一种流行分布在苏、豫、皖、鲁四省交界处的戏曲。具有极强的区域特质和民间艺术魅力。拉魂腔流传的地区,受到习俗、语言、民歌、说唱、曲艺等不同因素...[详细]
- 《大众文艺》2019年10期
- 拉魂腔声腔系统探微
- 拉魂腔是对流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淮海地区的一类腔调、声腔及剧种的统称。拉魂腔音乐艺术的形成深受淮海地区文化习俗、方言腔调、民间音乐等诸方面的影响,而且拉魂腔腔调...[详细]
- 《艺术百家》2018年06期
- 以《古城拉魂》看民族文化的...
- 柳琴戏《古城拉魂》是抗战剧中的一朵艺术奇葩,其巧妙地将地方戏曲拉魂腔、项羽精神和广大民众的抗日斗争有机融合起来,既表现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方文化拉魂腔艺术及先...[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21期
- 社会变迁与文化自觉:当代泗...
- 立足于"社会变迁"的语境,以"文化自觉"的视角反观泗州戏在历史上的形成与发展,审视其在全球化语境下的种种创新形式,进而探讨其传承与发展问题。指出:泗州戏在当今正处于大发...[详细]
- 《宿州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 拉魂腔生存现状与振兴发展刍...
- 流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拉魂腔戏曲,是该地域最具特色的艺术形态之一。拉魂腔地方小戏历经二百多年的兴衰消长,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拉魂腔的振兴发展应...[详细]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
- “拉魂腔”研究综述
- "拉魂腔"是流布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区的地方性剧种、声腔。作为这一地区较有代表性并别具特色的地方性剧种、声腔,"拉魂腔"在区域性的地理范围内还是引起了戏曲界、学...[详细]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