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柘枝舞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徐有富; 下载(316)被引(12)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唐代杂剧的形态
- 文章根据归纳前人以及笔者新发现的共计四条有关唐代杂剧的材料 ,论证了唐代杂剧的四种基本形态 :歌舞戏、杂伎、博戏、谐戏。杂剧的这种最初形态 ,解释了宋代杂剧何以会有广...[详细]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
- 唐代哲理诗的思辨美及三种表...
- 哲理诗具有思辨之美;哲理诗的思辨之美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实现的;唐代哲理诗具有独特的思辨之美,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详细]
- 《名作欣赏》2013年32期
- 试论唐代送别诗
- 唐代送别诗作为唐代友情诗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形式完美,风格各异,数量巨大,成就突出。为了便于把握唐代送别诗,文章把它们分成五个种类,并且归纳了其送别...[详细]
-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
- 唐代神童诗初探
- 与成人诗相比,神童诗亦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是华夏诗歌遗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唐代神童诗的大量出现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带有其时代的特点。[详细]
-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9期
- 论唐代文言小说的“复活”题...
- 唐代文言小说中出现的"复活"题材,以其志怪的内容从侧面宣传报应思想,其中又着力对佛法功德进行弘扬,而较少的部分则展现文人的话异之心和独特构想。这说明"复活"题材的出现...[详细]
- 《柳州师专学报》2010年04期
- 论唐代文坛喜好嘲谑的风习
-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开放、政治宽松,广泛流行着嘲谑的风习,而文坛更是盛行此风。不论是身居高位的公卿将相,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官吏,都喜好嘲谑。不论是用来问候调笑,还是针砭...[详细]
- 《文教资料》2011年36期
- 唐代四个不同时期诗歌的不同...
- 唐代的辉煌表现在诸多方面,而其中诗歌的兴盛尤为突出。在这里,本文无力亦不敢妄对煌煌大唐各个时期的诗及诗人有何指评,只能借用当时诗人的名句为题目,以此来简介一下唐代四...[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15年04期
- 唐宋时期武侠小说的勃兴、沉...
- 隋唐五代时期,藩镇跋扈,民生凋敝,尤其中唐以后社会暗杀之风盛行,藩镇各霸一方,私蓄刺客以仇杀异己,平民渴盼一种侠客之救济,故尚豪侠。反映在文学上,武侠小说盛行,其数量之...[详细]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唐代诗人的“凌烟阁”情结
- "凌烟阁"本是唐代帝王图绘功臣的一个地方,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了功名和荣誉的象征,成了他们念兹在兹、难以割舍的一个情结。通过这一情结的梳理,我们见证了唐代诗人走向功名...[详细]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 试论唐代笔记小说中亲属称谓...
- 亲属称谓语的外化指用亲属称谓语称呼不具有亲属关系的人。这种用法在唐代笔记小说中使用频率较前代增加,使用范围上也有所扩大,并且在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特点,为后世亲属称...[详细]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论唐代长城诗的类型与内容
- 万里长城最初是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出现的,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其中尤以唐代长城诗最为典型。唐代不以修长城为意,但却因诗歌的发达和...[详细]
-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