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纳姆效应”在班级教育中的应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7年01期 汪宏升;陈友仙; 下载(16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巴纳姆效应的启示
-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把原本智力水平、学业基础相当的百名学生平均分成A、B两个班。A班的学生被告知为智力超常者,B班的学生为智力一般者。三年过去了,两个班学生...[详细]
- 《吉林教育》2002年Z2期
- 令人“敬畏”的读心术
- 1948年,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们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保罗·米尔以巴纳姆的名字...[详细]
- 《初中生必读》2019年03期
- 巴纳姆效应
- 自从上周跟同桌逛书店买了一本《星座指南》,我俩最近天天沉迷于研究星座。"双子座的人有时候很开朗,似乎跟谁都能成为好朋友。但有时也会很内向羞涩,不敢直爽地表达自己内心...[详细]
-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0年02期
- 青少年话题
- 10岁孩童上大学张炀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安静地听着大人说话。今年高考,他考了505分,超过辽宁省二本分数线47分。10岁的孩子,能考505分,将成为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大学生!按正常...[详细]
- 《科学大众.中学生》2005年09期
- 谁让你蠢蠢欲动——透视中学...
- 你是否曾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奢望自身以外的神秘力量帮助自己达成心愿?你有这样想过或做过吗?《谁让你蠢蠢欲动》一文,将引导大家共同正视中学校园里蔚然成风的迷信现象。[详细]
- 《中学生》2006年31期
-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谈话的基本...
-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谈话,应该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自己人"、"反缄默"、"合理宣泄"、"留白"等基本策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提升组织管理效能。[详细]
- 《中小学管理》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