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上巳节的习俗流变
《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11期 何颖; 下载(340)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上巳节:据说春游能续命
- 古人把三月初三视为上巳节。上巳节在当代存在感极低,然而,它曾一度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地位在我们今天熟悉的多数传统节日之上。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三月巳日洗白白...[详细]
- 《意林文汇》2018年06期
- 上巳节之历史变迁——以节日...
- 上巳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先秦时期,其与三月三合并,开始显现出娱乐性。官方的介入,以曲水宴为典型,娱乐性加强使其在唐代达到繁荣的顶峰。到了宋代,随着狂欢模式的瓦解...[详细]
- 《天府新论》2014年02期
- 上巳节的历史流变
- 萧放认为:"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传统节日包含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大层面,这三大层面又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人伦、传说、饮食、娱乐。"①关...[详细]
- 《文艺评论》2014年04期
- 上巳节 从驱邪到怀春
- 上巳节在被兼并之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承担过"沐浴节"、"游春节"和"情人节"之类的光荣使命。在我们乐于追寻传统的今天,重拾上巳节的古老片段,有益于我们从感性上去认识中华...[详细]
- 《国学》2011年04期
- 从“曲水流觞”到“曲水之宴...
- 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的窗口,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上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中日两国民俗文化的重要遗存。本文研究了其在典...[详细]
- 《日本研究》2005年04期
- 上巳节:盛唐狂欢在曲江
-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巳节"自宋代开始逐渐消失,如今这一词汇似乎也仅存于典籍、辞海中了。但近年来,一些追寻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将目光投向历史,自发去寻觅这个春日里美好的...[详细]
- 《中华遗产》2008年Z1期
- 上巳节略论及其传承的思考
-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论语》中描写的"祓除畔浴",正是春秋时期上巳节洁身祈福的重要内容。"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详细]
- 《秦汉研究》2013年00期
- 论上巳节
- 上巳,是指以干支纪日的历法中的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又有上除、元巳、除巳的别称。一、上巳节的起源在现有的文献记载中,"上巳"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初年,但是上巳节的活动在...[详细]
- 《山海经》2016年02期
- 跨越千年踏青游
- 阴历三月一开始有三个节日:上巳节、清明节、寒食节。历史上不同朝代、不同地区上巳节、寒食节的时间不一致,有的在清明前一二日,有的在清明后一日,但基本都与清明节时间接近...[详细]
- 《新天地》2019年04期
- 上巳节:从驱邪到怀春
-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而中华传统节日更是中国文化中珍贵而又具传承感的宝藏。在我们提倡尊重中国古典文化、继承优秀传统的今天,不妨重新了解一下那些已被现代人淡忘...[详细]
- 《中华遗产》2008年Z1期
- 从中和节到上巳节
- 民间流传的"麦生日",就是认为麦子与人一样有一种生育能力。上巳节之后,人们就要开始农忙了,妇女们则要开始采桑育蚕。新的生命的周期就这样在春日里又周而复始地开始了。据...[详细]
- 《中华文化画报》201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