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吕碧城文学创作的矛盾性之解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2期 刘洁 下载(576)被引(12)


相关文章推荐
- 断魂何处问飞蓬
- 在路灯的光影与冬日晚风的凛冽中,和平路少了几许平日的繁华,添了几丝苍凉。在与哈密道的交叉口,我被一所小洋楼吸引,走近镶嵌在门口左侧的文物牌,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详细]
- 《安徽文学》2016年12期
- 民国奇女吕碧城
- 吕碧城一生颇为传奇:身为红粉,而有巾帼女豪之誉,一生伤怀国事,关怀民瘼,痛恨黑暗,同情弱小,又倡导佛学,力主护生,堪称民国第一奇女子。吕碧城堪称民国第一奇女子.其一生颇为...[详细]
- 《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7年01期
- 吕碧城:红到枝头黯成碧
- 1,妙龄美女振聋发聩吕碧城(1883—1943年)的父亲是光绪三年进士,当过山西学政,母亲也工诗擅文。她十二岁时父亲去世,族人争夺家产,母亲和四个女儿饱受欺凌。姐姐吕美荪的诗描...[详细]
- 《四川文学》2016年02期
- 论清末民初女性词创作的转型...
- 吕碧城是清末民初著名女词人,身处在新旧嬗递的社会转型时期,受时代风尚、文化思潮以及个人生活遭际等因素的影响,其词作始终坚持女性文学创作立场,于词学意识观念、题材表现...[详细]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 风华与遗憾──吕碧城的词
- 处于中国词发展长链尾部的吕碧城不得不在传统模式的缝隙间寻找回避因袭性的途径,她对普泛性经验作了有限度的反抗,在词才荟萃的清末民初显示出独特的词家风采。[详细]
- 《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02期
- 吕碧城的成全之美及其遗憾
- 有道是繁花似锦转头空,时光之河,往往在轻易间淹没,便能将繁华往事抹平,短短六十余载,很多人已经不复能记起吕碧城是何许人也。流行文化的大潮中,吕碧城似乎不像林徽因、萧红...[详细]
- 《读书文摘》2010年05期
- 吕碧城女权的文学书写——解...
- 《纽约病中七日记》是近代女学先驱吕碧城的日记体作品,它以私密化的写作特点,成为"男性女权先声"历史中一份罕见的女性写实文本。作者以海外"孤客"和"病中"的特定境遇凸显女...[详细]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 论吕碧城词作风格的豪放与婉...
- 吕碧城是绽放在中国近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她的词作兼具豪放与婉约的风格。吕碧城词作中的真性情、真自我,与她如梅花般的"贞资"伴随着她个体人生的嬗变过程。彰显吕碧城豪放...[详细]
- 《天中学刊》2018年03期
- 《纽约病中七日记》作者吕碧...
- 文章以吕碧城行踪及通常文风参证《纽约病中七日记》,基本认定《纽约病中七日记》系吕碧城所作。文章概括这篇白话小说文风朴实,在美学上自觉追求平中见雅,不认同"《礼拜六》...[详细]
-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 现代词坛女杰——吕碧城词简...
- 近百年来,在新文学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女性固然很多,而运用传统词体言志抒情者也不乏高手。诞生于安徽旌德的吕碧城,为晚清至民国间女子词坛承先启后、独放异彩的第一人。吕...[详细]
- 《中华诗词》2013年02期
- 传统与现代的牵线人——吕碧...
- 晚清到五四是中国社会价值系统的重大转型期,旧的价值体系被打破,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致使社会出现道德失衡的现象。谋划一套合适的价值系统迫在眉睫。吕碧城在女权、...[详细]
- 《黄山学院学报》201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