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艺观的发展及其作家作品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04期 昌切 下载(165)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浅析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价...
- 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趋势,同时促进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经俄国文艺理论家的阐释演化在中国发展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详细]
- 《新疆艺术(汉文)》2021年01期
- 论韩非子对墨子文艺观的继承...
- 韩非子一方面继承了墨子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另一方面又在"唯质论"思想的指导下对这一观念作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韩非子的文艺观以法家的循名责实思想相号召,把人类的物质追...[详细]
- 《中州学刊》2012年01期
- 由附骥到和谐:从政治与文艺...
- 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视野看,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毛泽东的革命文艺观、邓小平的发展文艺观和江泽民的和谐文艺观。文艺观的发展变化,既取决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详细]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试论抗战时期老舍的通俗文艺...
- 抗战时期,本着文艺为抗战服务的观点,老舍改变个人的创作意向,选择通俗文艺作为抗战的工具和武器。本文主要就“文章下乡,文章入伍”、“旧瓶装新酒”、“文字俗,意思也要俗...[详细]
- 《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 这是什么样的文艺观——评那...
- 那沙同志在安徽省文联二届二次委员(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歪曲了党的文艺方针,提出了一套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相违背的错误的文艺观。这里,我们打算来剖析一...[详细]
- 《江淮学刊》1964年05期
-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
- 在当前愈演愈烈的"全球化"热浪下,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文试图通过解读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的"人民性"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分析中国文艺...[详细]
- 《商》2015年39期
- 梁启超“言志”文艺观
- 梁启超的"言志"文艺观融合了中国儒家思想和对西方文艺理论,坚守文艺启蒙的政治功利性和作品自身的审美性,将文学的"言志"功能熔铸在"三界"革命中以启迪民众,改良社会。这种...[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 反映论文艺观崛起的文化反思
- 本世纪以来,反映论文艺观的异军突起及其逐渐占据文坛的支配地位,乃是我国文艺理论和美学界的一大景观。众所周知,在我国古典文论和美学中,缺少反映论传统,何以到了20世纪,反...[详细]
- 《世纪论评》1998年02期
- “忘适”之自然——苏轼“自...
- 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中“自然”与“经营”的矛盾一直引人关注,但从文体角度的讨论则较为少见。文章运用现代文体学方法,从形式机制、风格形态、哲学意味三个层面,考...[详细]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茅盾文艺观的发展及其作家作...
- 本文认为,茅盾20年代文艺观中既含有建立在进化论、人性论、人道主义和个性解放等文化思想基础上的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文艺观,又有着以阶级论为基本出发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详细]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确立...
- 通过已有研究的梳理,文章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加以比较和分析,认为前者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确立,后者是...[详细]
- 《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