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博物馆文创传播分析——以故宫文创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10期 王梦蕾; 下载(1506)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戏曲栏目的“内”“外”嬗进...
-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叮咯咙咚呛》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文化内核,作为一档颇具创新意义的文化栏目,利用原有优势将源远流长的"戏文化"与热火朝天的"星文化"两相碰撞,打破了戏曲...[详细]
- 《电视指南》2017年21期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传统文化...
- 《经典咏流传》是我国首档大型诗歌音乐文化电视节目,它以电视为传导平台,以音乐为中介,以优秀古诗词为核心内容,进行跨越式传播。该节目打破了传统文化节目的固有模式,对中...[详细]
- 《开封大学学报》2019年01期
- 红色新闻文化对新时代的意义
- 红色新闻文化是一种崇高的信念文化。红色新闻文化产生于共产党筹备中,在延安《解放日报》从传播理念和传播技巧得到成熟;西柏坡时期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机制和队伍建...[详细]
- 《中国出版》2019年04期
- 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文化价值和...
-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以数字技术体系支撑下的新媒体环境已然形成。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文化的传承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如何充...[详细]
- 《新媒体研究》2018年22期
- 《叮咯咙咚呛》中传统文化开...
- 本文以《叮咯咙咚呛》为例,分析该节目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综艺节目中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及融入传统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方向。[详细]
- 《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11期
- 新闻媒体如何大力弘扬中华传...
- 新闻媒体在弘扬中华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自觉承担起宣传传统文化的责任。本文以中国广播联盟开展的"中华文化巡礼"系列活动为例,结合地方台的具体...[详细]
- 《电视指南》2017年21期
- 电视“传统文化热”现象探析
- 当今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除了建设文化自信的政治要求,在全球化进程中,凸显民族特色与文化优势也是重要目标之一。电视传媒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生产形式,近年来将焦...[详细]
-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10期
- 浅谈数字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
- 数字新媒体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在新的传播媒介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数字新媒体拥有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信息...[详细]
- 《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23期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优秀传统...
- 在传播方式发生重要变革的时代,媒体可将固有的元素重新整合编排,基于创新意识与专业素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大型诗词文化音乐类节目《...[详细]
- 《电视研究》2019年04期
- 高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与中国传...
- 本文将从现在大学中播音与主持专业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改善大学中播音与主持专业因为传统文化缺失导致其教学水平总体下滑...[详细]
- 《学园》2017年31期
- 文学与电视融合对复兴传统文...
- 电视媒介的魅力在于声画的直观感受,文学的力量在于情感与思想的传达,文学借助电视媒介为情感和人性插上声画的翅膀,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并深...[详细]
- 《记者观察》2018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