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士·智者——解读《赵氏孤儿》中的程婴
《学语文》2003年06期 王友群 下载(22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如何看待程婴之死——《史记...
- 程婴要不要死,如何死法,《史记》和电影为何有不同的设置,其背后反映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心理,我们认真思考后应得到怎样的启迪,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程婴"这一人...[详细]
-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1期
- 程婴救孤
- [锦渔灯]都为那朝廷上着实庸昏,重用了屠岸贾这等奸臣,明为暗鹿为马谁不与群?因此上杀得这赵家只剩一人。自家程婴,只因屠岸贾这贼人杀了赵氏全家,我惶惶抢了弃婴收养,以为赵...[详细]
- 《写作》2002年22期
- 程婴救孤
- 本期的《高考作文》栏目,我们集中刊发一组以历史事实、历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获得高分的作文,以此作为讨论的话题材料,请广大读者就这一作文现象说长道短,各抒己见,来稿务必...[详细]
- 《学语文》2002年04期
- 关于程婴杵臼
- 高中语文第二册《谭嗣同》:“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程婴是春秋时代晋国大夫赵朔的朋友,杵臼是赵朔的门客。晋景公三年,屠岸贾任司寇,杀赵朔,灭其族。赵朔的夫人...[详细]
- 《中学语文》1988年02期
- 诗两首
- 游藏山(其一)看遍藏山各奇处,惟有石上一古木。飞念此木生艰辛,更思吾师此木堂。游藏山(其二)程婴公孙现忠义,赵氏血脉得延续。今做忠党忠国官,两袖清风勿贪婪。诗两首@周兴...[详细]
- 《青少年日记》2015年12期
- 抖出“包袱”激活课堂
- 相声艺术中有一种技法叫做"抖包袱",即演员在作了一定的铺垫后,摆出笑料,这是一个出乎意料的结果,令人豁然开朗。语文教学是一种思维活动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详细]
- 《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04期
- 辩题:“瓦全”一定不如“玉...
- 本期辩论材料相传春秋时期,晋侯偏听权奸屠岸贾的谗言,诛戮秉忠直谏的相国赵盾满门,仅有其子赵朔驸马与公主得以幸免。后屠岸贾又假传晋侯之命,迫使赵朔自杀。公主被囚禁于府...[详细]
-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04年08期
- 一句“达”而不“信”的译文
- 高语四册的知识短文“文言文的翻译”中述及对“用典故”的译释时举了《谭嗣同》一文的句子:“今南海(康有为)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并译该...[详细]
- 《语文知识》1998年10期
- 在斑驳的岁月中寻觅现在
- 一次又一次,当我端详着黑白的照片,当我凝视着哀伤的画中人,我总有一种绵绵的情思:想回到过去,让那斑斓的时光永远停留在逝去的年代!却又不知为什么。……我梦见,上古的风摇...[详细]
- 《作文世界(中学版)》2006年01期
-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
-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屈原为什么"自投汨罗"?侯嬴为什么"北乡自刭"?还有屈原、李广、田光、程婴、公孙杵臼,他们有机会生,但是选择了死。[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06期
- 《史记赵世家》教学与反思
- 一、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向课堂两面拓展延伸,即通过课前的预习要求,课后的具有挑战意味的作业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质疑思辨能力,同时达到占领学生课余时间学习语文的目...[详细]
-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