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宋之问的惆怅
- 唐朝士子,几乎没有不会吟诗的。汾州(今山西汾阳)宋之间,不仅诗写得好,还与沈佺期齐名,在当时并称"沈宋"。这在《唐诗品高序》中有着极高的评价:"沈(佺期)宋(之间)之新声,苏...[详细]
- 《黄河》2019年06期
- 宋之问生平概述
- 如果把初唐四杰看做是初唐诗坛的巅峰,那么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可以说是又一个巅峰。笔者就在这四人中选择宋之问的生平来考察,主要是该人在学术界的关注度较低。...[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15年11期
- 宋之问:五岭恓惶客,三湘憔悴...
- 在初唐诗人的名录上,宋之问这三个字,仿佛长了铜锈的器皿,怎么也无法泛出铮亮的光泽来。虽然他对初唐时期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但其格局不端的人品,让他备受世人诟病。...[详细]
- 《老年人》2014年02期
- 宋之问的官场沉浮
- 一、宋之问气宇轩昂,才华横溢,但人格鄙劣上元二年,宋之问中了进士,年仅20岁。宋之问气宇轩昂,才华横溢,但人格鄙劣。武则天掌管朝政后,敕召宋之问入阁,他也由此开启了自己的...[详细]
- 《领导文萃》2012年14期
- 宋之问诗歌创作影响述论
- 宋之问是唐代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其格律精严的应制诗对后世诗人的创作有着重要影响。后人相继摹仿借用宋之问的诗歌,或袭用立意,或化用诗句,或借用表达手法;摹仿的效果...[详细]
- 《黑龙江史志》2008年16期
- 关于《宋之问集》的几个问题
- 本文考察了《宋之问集》的三个问题。一是历代著录和留存;二是现存最早的版本的几个问题;三是现存各本之间的关系。[详细]
- 《兰州学刊》2006年01期
- 宋之问迁流岭南及有关诗作述...
- 本文概述了初唐诗人宋之问迁流岭南的事迹,对与此有关的诗作进行了评述。指出这些作品大都脱离了宫廷诗的旧轨,在初唐诗坛呈现出特有的风貌。这主要是因为诗人的地位、经历、...[详细]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
- 宋之问事迹和交游五题考辨
-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今存诗近二百首,文二十二篇,其中有不少是有影响的佳作。可惜历来很少有人对他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谭优学先生的《宋之问行年考》(见《唐诗人行...[详细]
- 《文学遗产》1993年01期
- 宋之问生平事迹考辨
-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对近体诗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诗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两《唐书》虽然有传,但记载甚简,且有乖误。今就宋之问的生平及有关问题进行稽考,对这位诗人的研究不...[详细]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
- 宋之问与《灵隐寺》诗
- 宋之问,《旧唐书本传》说他是虢州弘农人.《新唐书本传》说他字延清,汾州人.前说是指他的郡望,后说是指他的家乡.《旧唐书》说他弱冠知名,尤长五言诗.《唐书》说:甫冠(即年二...[详细]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宋之问的籍贯及《渡汉江》诗
- 宋之问是初唐一位重要诗人,新旧《唐书》均有传。《旧唐书》本传云:“魏建安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律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佳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详细]
- 《中州学刊》198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