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化自然观与中国诗歌意境的生成
《学术月刊》2005年06期 刘清平 下载(519)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试析诗歌意境审美空间的构成...
- 诗歌意境的审美空间,是诗人在诗歌中运用相互联系的具体意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并通过暗示、象征、比喻等手法所创造的万物跃动、精力弥满、情思绵长的辽阔深远的艺术世界。...[详细]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04期
- 论诗歌意境营构中的“兴”
-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问题就在于怎样抒情。清代王夫之说:"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唐诗评选》卷一)这就是说,无"兴"不是诗...[详细]
- 《中华诗词》2016年09期
- 司空图的诗歌意境理论
- 在中国古代美学的诗歌意境理论史上,司空图的地位无人能比。他是诗歌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就他的整个理论来讲,他像前人一样认为意境是诗的本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界定了意境...[详细]
- 《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诗歌意境浅析
- 本文着重论述诗歌意境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并对诗歌意境交融的方式作了举隅性的探讨。[详细]
- 《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 论诗歌意境的创造
- 本文根据我国诗歌意境理论,阐述了诗歌意境的涵义,分折诗歌意境的要素即情趣和意象,并着重探讨在诗歌创作中创造意境的主要方法.[详细]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
- 禅宗观照与诗歌意境的实现方...
- 自唐代以来,通过以禅论诗,禅宗观照成为诗歌意境创造的思维方式,开启了意境的神秘世界,并使诗歌意境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质。[详细]
- 《作家》2009年18期
- 唐代诗歌意境美学对老庄思想...
- 诗歌意境美学到了唐代,才算得以真正建立起来。意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特点之一,贯穿于各类艺术的创作原则和精髓之中。为了更透彻地理解唐代的诗歌意境美学,须从本源出...[详细]
- 《名作欣赏》2020年09期
- 诗歌意境的理性精神
- 诗歌意境不同于理性认识,它是情感性的东西。但是理性认识对意境形成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一是伦理意识对意境的制约;二是自然理性对意境的制约;三是艺术规律对意境的制约。[详细]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禅门直觉与诗歌意境的神韵
- 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都有深远影响,其依靠直觉、顿悟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诗性思维相通。禅门直觉影响于诗境创造表现为两点,一是使诗境更少滞碍,二是使诗境更加含蓄...[详细]
- 《武陵学刊》2010年03期
- 蒙太奇与诗歌意境创造
- 蒙太奇是一个广义的美学概念,它不仅是电影重要的表现手段,而且在绘画、文学等艺术中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蒙太奇手法在诗歌意境创造中有着特殊的功效,它能把世界表象根据诗歌...[详细]
- 《毕节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论中国诗歌意境美的建构
- 诗歌意境建构审美功能 ,在于能以所成之诗象空间与谐动之力 ,将审美者的生命经验加入其中 ,并延宕其感受时间 ,实现生命信息的交流与共感。因此 ,诗歌意境建构重要因素的语象...[详细]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