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变革:齐民地主经济与齐民社会的兴起
《学术研究》2015年07期 高德步 下载(691)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二十世纪前期地主阶层对乡村...
- 在20世纪前期剧烈的社会变迁进程中,华北地区的地主阶层发生了结构性变动,不在地主群体异军突起成为地主阶层的主体,该群体对乡村经济的影响方式不同于传统时代的地主阶层,加...[详细]
- 《人民论坛》2013年23期
- 清代城居地主兴起的影响
- 清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繁荣,大批地主开始移居城市,成为城居地主。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如地主城居将部分地租投资于工商业,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详细]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
- 近代北方地主经营方式三例—...
- 近代时期,特别是二十世纪初叶,地主供给全部生产资料、佃农只出劳力的分益雇役制(帮工佃种制)在北方一些地区十分流行,各地名称、惯例和具体作法多有不同。这里就笔者访问调...[详细]
-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01期
- 试论近代北方地区的分益雇役...
- 一、引言在具体考察和讨论分益雇役制之前,必须先明确和统一它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分益雇役制,是一种介于土地租佃和劳力雇佣二者之间的地主经营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地主除土...[详细]
- 《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02期
- 19世纪八九十年代俄国地主经...
- 19世纪 70年代以后 ,俄国农业资本主义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改革虽使 2 0 0 0多万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但封建剥削制度并没有被废除 ,截止 19世纪末 ,地...[详细]
- 《东北亚论坛》2001年04期
- 20世纪30年代地权集中趋势及...
- 20世纪 30年代 ,尤其是 1 932— 1 934年农业恐慌期间 ,农村土地买卖和地权流向出现了新的特点 :由以往地价持续上涨、买卖兴旺一变而为地价惨跌、买卖淡静 ,土地由供不应求...[详细]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03期
- 近代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
-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史学界对近代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首先是在封建地主制经济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关系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很多学者认为封...[详细]
-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04期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地主政府...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地主政府职能研究郑达炯,刘爱芬,周大方,朱洁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矛盾是我国目前必须...[详细]
- 《经济师》1996年07期
- 台湾土改漫谈
- 1949至1953年间国民党在台湾以“和平渐进”方式,利用和平赎买政策,比较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资本主义改良性质的土地改革。这次土改对后来的台湾的经济发展及社会演变都发生了重...[详细]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 清代前期保定地区 庶民中小...
- 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始终在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上,存在着缙绅与庶民的严格等级划分。所谓庶民地主系指地主阶级中非身份性的阶层,其中尤以中小地主居多。清代前期,保定地区的土...[详细]
- 《河北学刊》1991年03期
- 平沙:那一片被圈的土地
- 带着对黄土地、黑土地的深深的忧虑,我们来到了珠海西部开发区——平沙。平沙七月,阳光和雨水呵护着的蔗林下的沃土,也是一片开发者的“圈地”。即使是在我们从传统农业向现...[详细]
- 《开放时代》199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