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新民周刊》2020年28期 刘朝晖;


相关文章推荐
- 从火星冲日与金星合月谈起
- 火星冲日2020年10月14日,是26个月一遇的火星冲日。火星冲日是一种常见的天文现象,每当天空中火星和太阳分处地球的两侧,太阳、地球、火星在一条直线上就会出现。火星冲日前...[详细]
- 《中国科技教育》2020年09期
- 当未来的人类回忆起火星
- NASA的火星探测计划一直试图了解火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否适合人类居住。火星"探路者"号、火星探测"漫游者"号、火星科学实验室和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等任务,为了解火星的...[详细]
- 《飞碟探索》2020年Z2期
- 火星土壤水分光热采集方法可...
- 展望火星采样返回、载人火星探测和火星基地建设等未来任务,目前开展火星原位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已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和需求。已实施的火星探测表明,火星的水资源存在于火星北...[详细]
-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年06期
- 食物或是最难在火星上制造的...
- 靠什么才能在火星上养活100万人?据美国太空网近日报道,一项新研究给出了答案:实验室培育的肉类、管道培育的农作物和蟋蟀农场。该研究称,火星定居点需要5种主要消耗性资源,...[详细]
- 《华东科技》2019年10期
- 寻找火星生命
- 火星作为目前太阳系内最受人类关注的行星之一,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这段时间如果将探测器送往火星,花费的代价会比较小。因此,人类的火星探测活动通常也...[详细]
- 《军事文摘》2020年10期
- “火星计划”背后的高科技
- 火星是太阳系中环境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是未来人类文明"备份"的理想星球。在各国推进的"火星计划"中,一系列蕴含高科技的方案已经开始实施。7月23日,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详细]
- 《检察风云》2020年17期
- 马斯克的“火星梦”
- 2020年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大年"。由于地球与火星两颗太阳行星的公转轨道周期,2020年是探测火星每隔26个月才能出现一次的"发射窗口"。把握好这个"窗口",有助于用最短时间、最...[详细]
- 《世界知识》2020年21期
- 火星为何最让人魂牵梦萦
- 从科学角度来说,火星如同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两颗行星的形成时间、结构乃至形成初期的环境都极其相似,但在随后的几十亿年内,这对兄弟却"分道扬镳"——一个蔚蓝且生机盎然,另...[详细]
- 《科学之友(上半月)》2019年09期
- 目的地:火星
- 宇航员将怎样往返和登陆火星?铁锈色尘埃扫荡着火星表面的空旷平原和很深的陨石坑,也会偶尔掠过火星上的人造物体,例如登陆器的太阳能电池板,或者火星车的轮子。地球人送到火...[详细]
- 《大自然探索》2020年02期
- 火星“运河”畔的生命之谜
- 在天文学尚不够发达的年代,人们认为火星上也曾有"运河"流淌,生命的足迹分布于"河畔"。随着天文学的发展,人们发现所谓的"运河"并不是人工开凿,但却与水这一生命之源有着千丝...[详细]
- 《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04期
- 2020,从中国到火星
- 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欢观测火星,发现了许许多多与火星有关的天象,如"荧惑守心""五星连珠""火星合月"等。在太阳系中,火星是距离地球较近、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也是人类进行...[详细]
- 《知识就是力量》202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