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江西的戏曲面貌与汤显祖剧作的腔调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黄振林; 下载(221)被引(4)


相关文章推荐
- 契合中的矛盾——试论李渔的...
- 李渔的剧作与他的戏剧理论之间处于若即若离的关系,他的剧作有时体现了他的戏剧理论,有时又与他的理论主张相矛盾。[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汉宫秋》:从史卷到舞台解...
- 王昭君的故事流传悠久,从简略的历史记载到小说变文的演绎,历史的片段被赋予精神灵魂。《汉宫秋》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体现了从史卷到舞台对王昭君的解读,具有历史的凝重性...[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包公·迤逗·文房四宝——戏...
- 戏曲舞台上的包公被塑造成日断阳夜断阴的清官形象,这种塑造的众多源头之一是一篇唐代传奇小说中对一位县令的描写。汤显祖《牡丹亭》中《惊梦》一出中杜丽娘唱词中“迤逗”...[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论梁辰鱼的昆曲创作
- 梁辰鱼作为推动昆腔大变革的关键曲家,其散曲集《江东白苎》的曲唱方式继承魏良辅以字声行腔的方法,使昆腔舒缓缅邈的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为《浣纱记》积累了丰富的作曲经...[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平阳、真定、东平为早期元杂...
- 不少研究元杂剧的学者依据早期元杂剧作家的籍贯以及所谓的“戏曲文物”,认为平阳、真定与东平同大都一样都是早期元杂剧的中心地,但是时至今日,我们既没有发现早期元杂剧作...[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