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明清易代之际士大夫诗人的心...
- 吴伟业诗所表现的灵魂深处深刻的矛盾、痛苦,根源于他所秉持的“忠孝节义”信念体系本身包含着悖论,从中可以探析传统士大夫的心灵悲剧。吴诗底蕴不易把握,在于“梅村体”的...[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不羁的灵魂,无奈的际遇——...
- 徐渭的人格心态是作为人生理论指导的王学思想与其人生实践综合作用的产物,本文由此入手并结合创作来分析他的人格心态,为哲学思想、文学思想与文学创作之间建立一个联接点。[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论黄仲则的人格弱点与其诗歌...
- 本文主要从黄仲则性格的狂这一人格特征入手,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探讨“狂”的成因,以及 狂对他诗歌的影响,并以黄仲则为个案,延伸分析古代文人诗中普遍存在的“悲士不遇”主题...[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公安派孕育期探析
- 公安派在湖北公安县时期属于它的发生期,相对于这个流派的整个兴衰演变过程,这一时期仍显得意义重大。在公安派的发生期中,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是主要成员,他们自己尚...[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王士禛主盟清初诗坛的时间界...
- 王士禛司理杨州的五年,在文学上的活动与业绩,奠定登上领袖之位的基石。其后以诗“默契 主知”,受到清圣祖玄烨眷遇,在康熙十七年特旨简拔,给予“由部曹改词臣由公始”的殊荣...[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明清诗文整理对文学教育的影...
- 文学作品是文学教育的载体,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文学教育得以传播普及,以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明清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精髓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详细]
- 《黑河学院学报》2019年11期
- 明清诗文研究七十年
- 七十年来尤其是近四十年来,原处于边缘、起点较低的明清诗文研究,迅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最具活力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明清诗文研究的重点是在中国文学发展的整体进程中,发...[详细]
- 《文学遗产》2019年05期
- 无奈之作 悼明哀歌——吴梅...
- 本文钩稽了吴梅村写作《滇池铙吹》时的生态与心态,揭示出这一组《滇池铙吹》乃是他精神 肉体身家性命全钳制于顺康之际五大案之中的无奈之作、违心之歌,骨子里还是明亡不甘...[详细]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