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识别研究中被“冷落”的线索:躯体表情加工的特点、神经基础及加工机制
《心理科学》2017年05期 丁小斌;康铁君;赵鑫 下载(753)被引(24)


相关文章推荐
- 女大学生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
-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详细]
- 《青年探索》2000年03期
- 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特点及...
- 目的:考察青少年对母亲躯体暴力特点及相关的家庭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11-18岁青少年被试1900人。采用自编家庭基本信息问卷、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青少年对母...[详细]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年02期
- 情绪与决策:躯体标记假设及...
- 人类的决策被广泛认为是一个理性的和认知主导的过程,因此在决策研究中,任何形式的情绪都被避免。最近,一些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情绪是人类决策中的一部分,它不可以与认知分...[详细]
- 《应用心理学》2011年02期
- 情绪躯体语言与具身情绪
- 人们表达情绪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身体。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是面部表情的变化和身体姿态的改变。在关于身体姿态的研究中,主要侧重于身体姿态与情绪的关系,一部分...[详细]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 成年男性严重躯体暴力行为与...
- 目的:通过研究成年男性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为家庭暴力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独访谈及问卷评估(冲突策略问卷与儿童期虐待简式问卷),结合当...[详细]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 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
- 目的:验证并探讨国内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特点,为家庭暴力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派出所、妇联等机构提供的存在家庭暴力的备案...[详细]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年01期
- 小学生父母对子女躯体暴力行...
- 目的:了解小学生父母对子女躯体暴力行为发生情况,探讨父母对子女躯体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在辽宁某城市2所普通小学,对1164名1~6年级小学生父母进行了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详细]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年09期
- 3—6岁儿童的冲突、攻击与同...
- 本研究将在严格定义冲突与攻击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研究3至6岁儿童冲突、攻击与同伴地位这三者间的关系。攻击这个词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一个人故意打、踢、推或伤害他人身体(躯...[详细]
- 《心理科学》1993年04期
- 对大学生躯体、心理与普通人...
- 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分布和体质偏差分布状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5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从亚健康分布状况、影响因素分布和体质特点...[详细]
- 《光明中医》2016年10期
- 躯体知觉的认知神经机制
- 人类躯体与人类面孔相似:是由各个部位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组成,并且是对称的。它也能提供个体身份和行为方式等信息,如年龄、性别、意图、情感状态等。它与面孔相辅相成,共同...[详细]
- 《心理科学》2015年01期
- 急性重度躯体创伤患者家属的...
- 目的研究急性重度躯体创伤(ISS≥16)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充实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和自设家属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2例急性重...[详细]
- 《南方护理学报》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