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要适时防治
《专业户》2002年07期 邓正营;邹仁舫; 下载(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玉米粗缩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愈加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种植分布地区十分广泛,玉米是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只有把病虫害防治工作做好,才能实...[详细]
- 《乡村科技》2019年34期
- 玉米主要品种对粗缩病的田间...
- 玉米粗缩病是安徽省玉米产区重要病害,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唯一经济高效的防治措施。于2009年,对安徽省33个玉米品种进行粗缩病田间鉴定。根据相对抗病指数,将品种分为高抗...[详细]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 玉米不同品种(组合)粗缩病免...
- 玉米是苏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自2004年始,粗缩病开始暴发流行,夏播玉米轻则减产、重则绝产,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而且制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准确确...[详细]
- 《中国种业》2010年03期
- 国外及国内玉米自交系抗粗缩...
- 对从美国引进的78份抗玉米粗缩病重组近交系材料及国内选育的69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粗缩病性鉴定。在引进的材料中,E13、E115表现高抗,6份材料表现抗,5份材料表现中抗,显示...[详细]
- 《河北农业科学》2001年04期
- 玉米灰飞虱及粗缩病的生态防...
- 带毒灰飞虱传播MRDV导致玉米粗缩病,系统调查了灰飞虱和玉米粗缩病发生状况,明确了玉米播种期、种植模式、玉米品种对粗缩病的影响,春玉米早播,夏玉米适期晚播病害发生程度减...[详细]
-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05期
- 玉米抗粗缩病育种的观察和思...
-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株节间缩短,异常矮小,多不能抽穗结实,单株产量损失可达70%~100%,轻者减产20%~30%,严重者达70%~80%,晚春播种、麦田套种、油菜及大蒜...[详细]
- 《中国种业》2012年05期
- 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及抗病育...
- 玉米粗缩病是严重影响我国玉米产量的病害之一。对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寄主、传播方式以及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抗病育种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选育抗病品种是解...[详细]
- 《河北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 黄淮海地区郑单958不同播期...
- 郑单958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郑58为母本、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新品种,近几年先后通过河北省、山东省和国家品种审定,是...[详细]
- 《中国种业》2009年S1期
- 玉米矮化粗缩病的流行及防治
- 玉米矮化粗缩病俗称万年青。粗缩病毒是借病株的汁液,通过昆虫——灰飞虱传播侵染而引发病害。2005年该病在山东省招远市玉米田暴发流行,着重发生在春播玉米上。一般田块株发...[详细]
- 《中国农村科技》2006年01期
- 规避粗缩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长前期的一种主要病害,俗称"万年青玉米"、"君子兰玉米",该病主要靠灰飞虱传播,感病株严重矮化,高度仅为正常植株的1/3~1/2,叶色深绿,宽短质[详细]
- 《农业知识》2010年04期
- 外引玉米种质抗粗缩病配合力...
- 我国抗粗缩病的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较狭窄,为拓宽我国玉米种质,从国外引进并选育抗粗缩病的材料对玉米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对从阿根廷引进的12份玉米自交系及群体于2013,20...[详细]
- 《华北农学报》2017年S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