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证据意识”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新课程(中学)》2018年02期 姚实彦 下载(103)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进阶式问...
- 证据意识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科学精神。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为例,运用进阶式问题驱动教学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详细]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年11期
-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
- 初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逻辑性,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化学逻辑思维,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详细]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年18期
- 多媒体优化教学 助力证据意...
- 物理学的研究不是简单的思辨活动,赵凯华先生对此有过这样的论述:"科学是建筑在证据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的基础上的。"由此可见证据的重要性,而学生的证据意识作为物理学科...[详细]
-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年15期
- 树立证据意识,培养学生的史...
- 历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史观,使学生形成史感。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师生对史料的解读。毫无疑问,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史料就是教材。但有些教师对教材顶礼膜拜,将历史教...[详细]
-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19年05期
- 培养初中生历史证据意识的策...
- 证据意识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历史,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教师教学中,从创设有效情境入手激发历史证...[详细]
- 《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16期
- 浅谈历史教学中证据意识的培...
- 一史料是历史教学、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史料不等于"历史",也不能直接用作证据。与某个历史假设相关的史料资源很丰富,既有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也有持不同观点和立场的史...[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08期
- 基于证据意识培养的学与教的...
- 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核心是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培养.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评价交流等环节,而在这每一步中都包含了一个重要...[详细]
-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3年...
- 地方史史料在中学生证据意识...
- 以珠海地方史料作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史料、遴选史料、运用史料,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多重证据意识,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并就此问题在具体的课堂教...[详细]
-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年11期
- 强化学生证据意识的学史态度
- 一、证据意识的含义1.证据。证据是指能够说明事物真实性的事实或材料,有实物、文字证据和证人证言几种类型。历史学是有关过去的学问,过去的人和事无法重现,史料就成为了解...[详细]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14期
- 基于证据意识的初中化学教学...
-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处理和开发教材。把证据意识融入初中化学教学之中,在证据意识的统领下挖掘和开发教材文本资源和...[详细]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年19期
-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
- 文章首先分析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的方法,即鼓励学生自主求证,进行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具备证据意识培养的...[详细]
- 《西部素质教育》2017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