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欲望与生命渴望——对《记忆的永恒》的精神分析阐释
《戏剧之家》2017年18期 刘赫; 下载(36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莲生贵子”的象征性造型研...
- 象征性造型是我国民间年画创作过程中最常用的一个造型方法,而"莲生贵子"是这类象征性吉祥年画中较具代表性的一种。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莲生贵子"画面主要采用了谐音及喻意两...[详细]
- 《魅力中国》2008年27期
- 和平与繁荣
- 艺术的象征性,就是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联系,使被象征物内容得到强烈、鲜明的"人格化"。这方《和平...[详细]
- 《宝藏》2013年12期
- 画里话外
- 即将消失的农具(二)饺子,是年夜饭里的主角,就像西方感恩节里的火鸡。世界各地,哪儿都一样,过节,吃食是必不可少的,各有各的象征物,就像是节日里的形象代表。所谓我们说的年...[详细]
- 《甘肃农业》2018年05期
- 心灵的历史
- 还是在师从史岩教授学习中国雕塑史的时候,我就强烈感觉到,雕塑与人类历史、文化的联系比较起其他的艺术门类更为特殊,例如,当我们为人类历史的某个时代、某种文化类型寻找一...[详细]
- 《文化月刊》2002年09期
- 钱斯华作品
- 2007年我开始做《相马》系列。人体,自身有其纯粹性;马,则是现代人喜欢追求成功时尚价值的象征物,渴望得到承认的社会世俗标准。社会在膨胀,个人到国家都渴望成功,及成功带来...[详细]
- 《雕塑》2012年05期
- 在薪火传承的道上
- 回顾"国美之路"上的设计学科发展的历程,回顾国美设计人为此付出的努力,不知怎地竟联想到远古"夸父追日"的传说。所不同的是象征物与含义与原版的演绎不同。在我看来,"日",生...[详细]
- 《新美术》2016年11期
- 试论彩陶纹饰的演变
- 中国彩陶上的纹饰,大部分具有地区性,是氏族集体的象征物,是作为“有意味”图形而存在的,这类纹饰一旦产生,在随后的发展中都有成系列性的逐渐抽象化的考古性的报告。这类纹...[详细]
-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红红火火赏灯彩
- 每逢新春,尤其是元宵节,许多人家的门口挂起了灯彩,各具风采的灯彩给传统佳节增添了热烈和喜庆,也使人们在浓浓的年味中尽情领略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灯彩是中国过年最具喜庆...[详细]
- 《现代养生》2008年02期
- 浅析视觉设计的区分与联系
- 最早的视觉传达设计其实是古代的图腾,一个部落选择一种象征物作为图腾,只会有两个目的:首先,为了部落战争的时候区分敌我;其次,为了将整个部落的人们与这种象征物联系在一起...[详细]
- 《魅力中国》2009年03期
- 民间艺术吉祥物中隐含的文化...
- 中国是个吉祥象征文化丰饶的国度,吉祥象征文化现象遍及古今,源远流长。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喜庆活动中,吉祥象征文化现象丰不胜数,凡是人们认为好的东西,追求、向往的理想...[详细]
- 《大众文艺》2013年03期
- 物的存在和人的缺失——评刘...
- 事实上,刘建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用各种中国式的服装作为作品中的主要符号,从中山装,到对襟衣服,再到旗袍。在他的《隐秘·不协调系列》中通常用男性中国服装作为结构...[详细]
- 《艺术界》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