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探究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圆柱的表面积》备课思考
《新教师》2014年01期 李芳 下载(18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深度教学:让空间观念的发展...
- 本文对《圆柱的认识》进行了多版本教材对比分析,重构教学文本。在认识圆柱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三维到二维再回到三维的转换过程,引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了空间观念这一...[详细]
- 《河北教育(教学版)》2021年10期
- 怎样做能更深刻地认识圆柱
- 怎样做能更深刻地认识圆柱?可采用如下教学过程。一、直观判断,了解外在特征1.判断。图1中,哪些是圆柱,哪些不是,为什么?2.举例。生活中你见过圆柱吗?3.归纳。说一说,圆柱是...[详细]
- 《小学教学设计》2022年Z2期
- 圆柱的体积计算
- [例1]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π的值取3)[思路分析]根据条件,围成的是一个圆柱,且有两种不同的围法:一种围成...[详细]
-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2年Z1期
- “圆柱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
-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19页。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2.通过动手操作、动态想象经...[详细]
- 《小学数学教育》2022年Z1期
- 圆柱和圆锥知识点击
- 同学们,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两位新朋友——圆柱和圆锥。一、圆柱1.圆柱的特征。圆柱体的上、下两个底面是面积相等的圆,但不要误认为上、下两个底面是...[详细]
- 《小学生学习指导》2021年Z1期
- 运算推理:让学生的思维飞起...
-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练习三第7题(如下图)是一道让学生体会"面动成体"的好题目。面动成体的过程,勾连了长方形和圆柱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从图形运动的视角丰富对圆柱的已...[详细]
- 《小学数学教育》2021年Z2期
- 抓住不变性思想 以核心问题...
- 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情境投影出示塑料水桶、纸皮茶叶盒、建筑物立柱等图片,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计算物品的制作材料。例如,生产一个水桶需要多少...[详细]
- 《小学数学教师》2020年12期
- 学生知识经验的运用与借力—...
- 在"圆柱的高"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还要不断地激活与完善它,并据此改进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新知。[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21年20期
- 《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实物,认识名称,感知特征1.揭示课题,认识各部分名称。(1)图片引入,揭示课题。师:我们先一起看几张图片...[详细]
- 《小学教学设计》2020年Z2期
- 圆柱究竟有多少条高——略谈...
- 圆柱的高的概念具有双重意义,高线是指线段,有无数条;高度则是高线的度量值,只有一个。高线和高度分别从"形"和"量"两个角度对圆柱的高进行了描述。在几何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详细]
-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20年06期
- 几何直观让课堂“活”起来—...
-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如何在课堂上利用好几何直观,从而达到满...[详细]
-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0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