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小说有多远(创作谈)
《西湖》2008年09期 毕非一


相关文章推荐
- 到小城去
- 一最近几年,我的旅行计划常不被他人理解—与那些丰富多彩、变幻万千的大城市相比,我更喜欢小城。它们更接近我的喜好—低调、缄默,内在有力量;同时也足够陌生,与自己过往的...[详细]
- 《读者(原创版)》2021年08期
- 贾樟柯对谈梁鸿:疫情之后,克...
- 贾樟柯和梁鸿,都是对时代情绪和现实生活具有敏感捕捉力的创作者。当故乡熟悉的风景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活力,当无数故乡的青年人转身离开告别、流转离散,乡土中国的生活形态...[详细]
- 《记者观察》2020年13期
- 贾樟柯 脱口而出的就是家
- 贾樟柯,1970年出生,山西汾阳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代表作包括《小武》《站台》《天注定》《山河故人》等。2015年被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授予终身成就奖,是获此殊荣的...[详细]
- 《花样盛年》2016年02期
- 最后一个好人
- 虽然老家在江苏,但来上海还是第一次。印象中的上海,那一定像贾樟柯的《上海传奇》里记录的一般:这个城市有太多的故事,这儿的人太精致、耐人寻味。感受城市,不可避免地要先...[详细]
-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0期
- 回望日常生活
- 贾樟柯在《朗读者》节目里谈及自己与年少时朋友的感情,讲了几个小故事。第一个是读大一时,家乡的一个好朋友坐了十二个小时车来,又坐了十二个小时车回去,就只是为了来看自己...[详细]
- 《同舟共进》2021年11期
- 贾樟柯:“把电影和文学带回...
- 2019年5月9日至16日,首届吕梁文学季在汾阳贾家庄举办,下届文学季的分会场将移至北武当山,10月,平遥国际电影展将迎来第三届……贾樟柯在山西的文化版图正在不断扩展。回到故...[详细]
- 《记者观察》2019年22期
- 父爱伴随他的光影岁月
- 两次落泪贾樟柯出生于山西汾阳农村,父亲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这位乡村教师以深厚的父爱和理性引导让儿子自己选择人生,直到贾樟柯成为知名新锐导演。贾[详细]
- 《家教指南》2008年11期
- 贾樟柯:文学与故乡
- 人们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故乡的概念才更为清晰,这种遭遇与命运,有强烈的共性。大多数人都遭遇了这样的生活。文学是最强烈的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检察风云》:怎么会想到办吕梁...[详细]
- 《检察风云》2019年22期
- 一个多么想美好的人——读孙...
- 读孙频《天体之诗》,我想到贾樟柯电影。作为我们时代的艺术家,贾樟柯记下了我们身处时间之内的百感交集。想起逝去的岁月时,你不仅会想到他摄影机里那些人与场景,更会想到赵...[详细]
-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9年01期
- 山河何处寻故人
- 2015年,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出世,评论家毛尖与贾樟柯开撕,起初说的是赵涛的脸,要么过老,要么显嫩,总之作为镜头语言,已不再自然。赵涛的美曾与中国和汾阳互文,她的美是生...[详细]
- 《文学港》2019年10期
- 我们终将何去何从——观《山...
- 随着社会发展的巨轮飞速前进,很多人都在思索着:在时代剧变的洪流中,平凡人该何去何从?很多人因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迷失了自我。导演贾樟柯则用他的一部电影《山河故人》来...[详细]
- 《参花(上)》201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