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社会失范的生成根源及化解机制重构——以西南民族地区为研究重点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8年02期 周芳苓; 下载(49)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用法治促进西南民族地区治理...
-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着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民族团结。本篇文章首先通过对国家治理体系和...[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16年23期
- “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
-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暨“构建西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1日至5日在云南省红河市红河学院召开,来自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中南地区和中国...[详细]
- 《桂海论丛》2006年04期
- 明清鄂西南民族地区聚落的发...
- 明清时期鄂西南民族地区的聚落形式主要有城市和村落两种类型,其发展演变在时间序列上可划分为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两个阶段。土司时期,城市稀少,城址多在盆地(或坪坝)...[详细]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04期
-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斗牛文...
- 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牛与牛斗的斗牛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已成为我国斗牛运动最为盛行的地区。为了与西班牙斗牛相区别,一些学者和媒体将其称为"东方文明斗牛...[详细]
- 《贵州民族研究》2019年07期
- 法治化:中央人民政府治理西...
- 西南民族地区是指川、滇、黔、桂、藏、渝等省区市的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经历了从自治权的确立,到自治权的发展和完善的曲折过程,...[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
- 湘西南民族地区汉族情歌社会...
- 湘西南民族地区汉族情歌不仅是当地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特殊的系统,由汉族情歌演唱者、歌词、对歌者(含潜在的听众)、传播方式、传播环境等系统要素构...[详细]
- 《民族论坛》2018年03期
- “三线建设”与西南民族地区...
- 20世纪60年代开启的"三线建设"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也为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三线建设"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国家性行动,"三线建设"虽然是国家...[详细]
-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 论西南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
-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的改革目标。正是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于西南民族地区政府在治理方面的现状及治理过...[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16年08期
- 关于民族习俗与西南民族地区...
- 在西南民族地区,很多经济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其他问题的存在,都与人口素质在总体上偏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提高西南民族地区的入口素质,是解决这些地区其他一系列问题的基...[详细]
- 《学术探索》1990年03期
- 论西南民族地区基层公共服务...
- 公共服务系统是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依赖的各个环节及其构成的体系。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浓厚、经济贫困、民众居住相对分散、地势...[详细]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西南民族地区现代化:传统与...
-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就是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的整合。在文化的整合中,我们应坚持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审视民族文化传统,并赋予其现代意义;另一方面我们应坚持以本民...[详细]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