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专家呼吁:生态建设应建构生...
- 随着人类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 ,人们不断用宣言、政策、国策以及法律等手段 ,来调整人和自然的关系 ,企图求得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但是 ,仅用上述手段是不够的 ,还必须...[详细]
-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0年01期
- 生态思维──可持续发展的社...
-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现实社会发展的主体模式,传统发展观下的社会环境伦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以生态思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伦理,并从生态思维范式的兴起...[详细]
- 《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 台湾环境教育案例
- 台湾人禾环境伦理发展基金会认为,对于我们赖以维生的环境,对于我们期待能永续的社会发展愿景,要让人们从不知道到知道,从没感觉到有感觉,从不行动到开始行动,应该要有更深刻...[详细]
- 《人与生物圈》2015年Z1期
-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与“天...
- 本文讨论了关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几种理念 ,分析了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观缺陷 ,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和天人合一观根本途径。[详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1期
- 环境伦理:人类走向诗意家园...
-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人类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作出理性反省.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们对环境问题理性回应的结果.环境伦理学从人类中心主义发展到生态中心主义,标志...[详细]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追求生物圈中的平等
- 20世纪后半叶开始,环境伦理的学说在西方出现了,它的意义超出了人类自身,使人们认识到生物圈中万物均有其内在的生命关联,亲近和尊重所有的动物是人类美德的源泉。[详细]
- 《中国青年科技》2002年12期
- 论环境伦理对资源环境保护的...
-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源于 2个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环境过度消费所导致的恶化 ,二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环境消费需求的提高。针对环境恶...[详细]
-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 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及启示
-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环境伦理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有重大的作用.[详细]
-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
- 让生物教学成为绿色教育的有...
- 生物学科的环境伦理特性使生物教学成为学生环境伦理意识逐渐生成,实施绿色教育的有利途径。生物教学中绿色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掌握科学技术武器来保护和改善...[详细]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探析
- 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而我们的家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环境问题呼唤环境伦理道德 ,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体系 ,实现人类的可持...[详细]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 透析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与生...
- 文章从历史的审视中 ,总结了各个时期的人地关系思想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从中提出未来人地关系应是协调共生的关系 ,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想[详细]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