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年06期 祝宇 下载(2173)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带领学生阅读《故都的秋》的...
-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散文。品鉴这篇散文的文章非常多,相关的教学设计也层出不穷。下面,我将以我的教学经验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故都的秋》。一...[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2年10期
- 从“镜头感”审视散文之美—...
- 《故都的秋》中的“镜头感”是一种“再现性”的画面表现形式。作品中呈现的不仅是对作者所观赏到的秋天景色的表面再现,还是一种追求画面的结构美。其不局限于表面呈现的形...[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年24期
- 从形到神——散文教学路径探...
- 散文的显著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在散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两个核心,即“形”和“神”。探索从形到神的散文教学路径,为散文教学提供指导,能助力散文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本文...[详细]
- 《中学语文》2022年35期
- 《故都的秋》之情感线索
- 作为郁达夫早期散文中的经典,《故都的秋》之情感线索,表现为因悲求喜、以喜抑悲、悲不自逝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把自然之景、时代之情与个人之志紧密结合起来,以尺幅万里之...[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2021年11期
- 《故都的秋》:生命经历之美
- 对于《故都的秋》,很多教师往往只抓住“清、静、悲凉”三个特点来解读。从“点”的层面来解读这篇意蕴丰富的散文似乎过于单薄,也难以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为何爱这故都之秋...[详细]
- 《语文建设》2022年17期
- 怎样提高阅读散文的效率——...
- 散文是一种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其自由性与开放性比较强。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会出现理解不透的情况,对此,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阅读散文的经验,...[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1年10期
- 在深度学习中绽放学生的个性...
- 新课改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深度学习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主感悟、领会的方式来理解和建构文章,实现学生...[详细]
- 《中学语文》2021年35期
- 浅谈导入新课的两种方法——...
-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般会从各个教学环节着手,寻找合适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导入...[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22年01期
- 说说《故都的秋》中的声、形...
-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先生于1934年创作的一篇写景抒情类散文。作者以故都的秋景为摹绘的重点,从秋晨、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个方面写故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表达了他对...[详细]
-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2022年01期
- 用还原比较深化群文阅读教学...
- 群文阅读体现广度亦需深度,有效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然而,群文阅读背景下,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极易浮于表面。如何让群文阅读走向深入,还原比...[详细]
- 《语文天地》2022年02期
- 语境·情境·造境——“故都...
- 《故都的秋》的特点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不成为问题,因为文中有现成的信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统编版必修(上册)在"学习提示"中说:"阅读《故都的秋...[详细]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