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林语堂的“幽默”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佘凌燕; 下载(515)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谈林语堂的幽默观——从林语...
- 林语堂是第一个将英语中的Humor译成中文"幽默"的人,幽默观在林语堂的艺术体系与人生历程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论述林语堂针对孔孟的幽...[详细]
-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 影视与文学:百年论争的再审...
- 当前,关于影视与文学关系的讨论是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有的学者认为影视的基础是文学,文学对影视的母体作用不可动摇,将影视看作文学的衍生体和小兄弟而津津乐道。有的学者认...[详细]
- 《文艺评论》2014年05期
- 韵文新书架
- 《中国韵文学概论》,蒋长栋著,2002年12月岳麓书社出版,全书共25万字。由“总体论”、“内容体系论”、“艺术体系论”、“体貌性格论”、“体用价值论”等五部份共16章构成...[详细]
- 《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01期
- 论《诗》中古典悲剧美的基素
- 《诗》是中国特有艺术体系的滥觞。本文从形式、内容、风格等角度探讨古典悲剧美的基素在《诗》中的散落与保存,旨在让读者清楚"古典悲剧"的美学渊源及其所属艺术体系之中国...[详细]
- 《语文学刊》2007年S2期
- 义法说:桐城派古文艺术论的...
- 作为中唐以来绵延不绝的古文运动的收束者 ,桐城派坚守古文写作的艺术性原则 ,注意不断体悟总结《左》、《史》、韩、欧以来的单行散体之文的写作经验和创作规律 ,形成了从诵...[详细]
- 《文艺研究》2004年06期
- 坚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根本原...
-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相结合的产物,它有完整而科学的艺术体系,其中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紧紧围绕艺术的接受者即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展开的,这是毛泽东文艺...[详细]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
- 简论延安文学的文学特质
- 延安文学不是以启蒙主义和个性解放为重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也并非当代功利主义的"政治 文学"的源头。延安文学是由中国现代社会政治革命孕育和民族解放运动催生的真正...[详细]
-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汉代乐府与戏剧
- 本文对汉代乐府与戏剧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考察,并涉及到先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重要的戏剧史实。文中认为应该将"乐"、"乐府"这一中国古代综合性音乐娱乐艺术体系纳入到戏...[详细]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论宋词的艺术特征
- 宋词今存两万首作品,它是一个艺术体系,若分析其内部因素,探讨词人在创作时将文学性和现实感受怎样的融合并表达到何种程度,以及臻于何种艺术境界;这是研究宋词不应回避的问...[详细]
- 《天府新论》2006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