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
《西部素质教育》2020年01期 廖婷婷; 下载(251)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综合类高校表演专业通识教育...
- 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属性模糊,无法建立明确的领域体系;从教学主体的角度来看,任课教师擅长理论知识的灌输,却没有能力驾驭实践型的通识课程;从教学客体...[详细]
- 《戏剧之家》2021年06期
- 基于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识教育...
- 新时代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处在推进阶段,其课程内容、推行模式、实施路径在部分高校,主要是"双一流"高校已初具模型。由...[详细]
-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年04期
- 通识教育课程“新能源发展与...
- 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双一流"大学建设,在高校推广高等教育通识课建设十分必要。文章以"新能源发展与技术变革"通识教育课程的专业性和通识性为基础,分别从课程背景及特...[详细]
- 《新课程研究》2020年33期
- 提高高校“形象设计”通识教...
- 该文从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目前高校"形象设计"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如学生选课具有盲目性、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等。基...[详细]
- 《科教文汇(下旬刊)》2021年01期
-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 高校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科学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公民,这不仅因为高等教育的职责是培养通识人才,还因为大学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以及教...[详细]
- 《教师》2020年35期
- 一流本科建设下通识教育课程...
-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模式,在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突出作用。课程建设是通识教育的关键与核心,高质量的课程是落实和实现通识教育育人理念和目标的重要载体。...[详细]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年04期
- “通专融合”构建理工科大学...
- 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通专融合"为理念,以课程体系和内容建设为核心,以管理机制为驱动,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力图建立一套完整、可持续的通识...[详细]
- 《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Z1期
-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
-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以"问题聚焦、素养导向、理念遵循、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内容改革"为整体思路,聚焦现有哲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的普遍问题,以...[详细]
- 《河南教育(高教)》2020年05期
- 我国民办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
- 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识教育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通识教育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训练学生从复杂的知识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在培养个人情感中...[详细]
-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年06期
- “先进制造技术”通识教育课...
- 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能力培养过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之一。为了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开展"先进制造技术"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概述了课程建设总体目标,介绍...[详细]
-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30期
-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
-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国各大高校纷纷完成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但其综合质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以综合性人才培养为中心,回顾历年来各高...[详细]
-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