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与疾病关系的若干研究进展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石宇;孙建红; 下载(97)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国人幽门直径的测量及其临床...
- 作者对50例与幽门和胃手术无关的成年病人,在手术台上直接用不同直径的金属棒,试插入测量其幽门直途,都在1.8~2.0cm 内。用橡皮囊碘油充盈测[详细]
- 《广东解剖学通报》1988年02期
-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与预防
- 在20多年前,人们还不知幽门螺杆菌为何物。直到1979年,它才首次被医学家所关注。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知道这种细菌体长约为3微米左右,常常成曲形与S形,喜欢潜伏于胃部幽...[详细]
- 《自然与人》2006年02期
- 幽门螺杆菌研究近况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寄生于人体的细菌,全世界感染率为50%以上。它是许多慢性胃病、胃癌以及胃粘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详细]
-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胃外疾病的关系
- 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原因,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联系。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一种慢性、持续性感染,通过细胞免疫反应,可影响胃外多种器官,与冠心病...[详细]
-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 幽门螺杆菌的研究现状
- 幽门螺杆菌(HP)原称幽门弯曲菌,由于该菌与其它弯曲菌有许多不同点,故国际微生物学会将其改名为幽门螺杆菌[1]。自从1983年Narren和Mar-shall[2]报道从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详细]
- 《医学综述》1995年06期
- 抗幽门螺杆菌乳酸菌的筛选
- 通过测定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的自凝聚、疏水性及抑菌实验来筛选粘附性高、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有强抑制作用的益生菌株,并通过干酪乳杆菌与幽门...[详细]
- 《中国酿造》2020年04期
- 幽门螺杆菌浅析
-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一类可以在人类胃中生存的微生物,是推动胃肠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发现有着重大意义。对幽门螺杆菌的发现、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作一介绍...[详细]
-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年05期
- 幽门螺杆菌
- 通常认为在胃内的强酸环境下,细菌是无法生长的,但1983年,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Warren和消化科医生Marshall首次从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详细]
- 《日本医学介绍》2007年02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是居留于人胃上皮组织并引起胃炎、消化性胃溃疡和胃癌的病原菌。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和功能基因的研究深入,对幽门螺杆...[详细]
- 《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年04期
-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下)
- 四、幽门螺杆菌检测和治疗指征(一)幽门螺杆菌治疗共识:1990年第9届悉尼世界胃肠病学会议推荐对复发性或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而当时胃溃疡患者并...[详细]
- 《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09期
- 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上)
-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及其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认识是近二十年来胃肠病学领域中最大的研究进展之一,已对胃、十二指肠疾病以及其他相关疾病的防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幽门螺杆...[详细]
- 《临床儿科杂志》2005年08期